新加坡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等机构对阿裕尼弯、沈氏通道疫区的两名感染者身上检测出的寨卡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后发现,病毒源自东南亚,并非从南美洲输入。该病毒很可能是原本已在东南亚传播的寨卡病毒的变种。
新加坡卫生部5日发布公告说,将不再要求隔离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确诊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公告说,由于寨卡病毒感染者症状都较轻微,除非医嘱需要,否则都无须住院,疑似病例在检测结果公布前也不再需要隔离。目前,确诊病例在医院隔离,疑似病例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在传染病中心隔离。
公告还说,从7日起,任何有发烧、红疹、红眼症等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症状的新加坡人在接受检查时都可获得政府津贴。目前,孕妇如出现疑似症状或其伴侣确诊感染,都可接受免费检查。
蚊媒控制是减少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继续开展大规模灭蚊行动,消除蚊虫孳生点。居民执行“灭蚊五步骤”。灭蚊五步骤是新加坡政府为防止登革热等热带传染病而大力推行的控蚊措施,具体包括每隔一天更换花瓶中的水、倒掉花盆托盘里的积水、倒置盛水容器、定期疏通阻塞的屋顶水沟并放置灭蚊药等。
另据悉,马来西亚卫生部9月3日发布公告说,该国确诊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而且这可能是马来西亚首例本土传播的寨卡病例。在新加坡寨卡疫情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邻国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苏布拉马尼亚姆4日说,马来西亚恐将发现更多本土传播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性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孕妇一旦被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小头症等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和疫苗。■包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