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望
从霍山路小学到市东中学,读了11年书,带过我的有过九个班主任,庞淑锦老师是第九任班主任,她1965年秋担任我们初三(4)班的班主任,却因文革,一直带我们到1968年秋,整整三年。
庞老师是天津人,教语文课,圆脸红润,眼睛大而清澈,个头不高。她总是手持课本和黑色塑料封面的活页备课本走进教室,然后摊开课本讲解课文。朗读课文时,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一双敏锐眼睛始终不离课本和学生。给人感觉,很专注,很认真,展现了一个任课老师的专业素质。我今天能写点文字,除了自己努力外,无疑也得益于庞老师的授课。
庞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也十分关心我们的思想品德。放学后,她总是抽时间家访,全班每个同学家里的板凳,无不留有庞老师坐过的余温。可有谁知道,庞老师有三个子女,当时其大女儿和儿子正上小学,小女儿正上幼儿园,负担沉重,家务繁忙。但她排忧解难,一心扑在工作上,克己奉公,为人师表,是一个优秀的女教师!
1966年,我们快要毕业时文革爆发,庞老师爱人周先达老师是教导主任,受到冲击,庞老师也受牵连,有的学生还跑到庞老师家中去开批斗会。但毕业分配时,庞老师实事求是,尽量合理照顾每个学生的家庭困难,没有给谁“穿小鞋”,表现出人民教师光明磊落的胸怀。
我也亲身感受到庞老师的爱。一次庞老师家访时,她赠送我一套《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勉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她的肺腑之言和充满期望的表情,虽过去那么多年,在我脑海里仍难以磨灭。庞老师知我喜爱文学,极力向我推荐《牛虻》这部小说,她说她看了五遍,常被书中英雄所感动。
整理书信时,发现庞老师于1987年和1988年写给我的两封回信。在87年的信中,她说获悉我取得业余大学文凭,感到十分高兴;同时对我打算自学法律课程予以鼓励,并叫我抽空去她家取其小女儿(华政法律专业毕业)用过的讲义等资料以作参考。在我女儿即将高考时,又特地叫我女儿去其大女儿任教的华师大二附中听辅导课。她88年的回信以“谢谢你总记着我这个老师”开头,接着写道“对于你的品质为人,你在做学生时我就没看错,是个有中国道德的正直的人”。这给予我极大的鼓励。
市东中学百年校庆的日子,庞老师因身体欠佳,遗憾缺席。这消息使我怅然若失,引以自责,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再怎样也一定要去看望心中惦念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