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
为时代写照

  ■小星

  中国现代人物画犹如一部生动的视觉文献,形象地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亦反映了文化的转型与思想的变革。日前,中华艺术宫联合中国美术馆与北京画院推出“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展出280余件20世纪以来的中国人物画代表作,不仅从纵向上梳理了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而且从横向上展示了多

  个流派的涨落。

  此展是国内首次关于中国人物画专题研究的大型学术展,汇集了国内9家重要艺术机构的藏品,包括中华艺术宫、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同时,艺术家及家属还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作品,使得展览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化历程。展出将持续至10月23日。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之二开光大典》200×1900cm1991-1995年(此展中最长的一件作品,长19米)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是庞大的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崃山,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全卷高1.88米、长121.5米、具体描绘了两百多个神态各异的藏族人民形象。全画共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葬戏、赛马、天路10部分。这一部分《开光大典》七易其稿,画家有意摒弃西画明暗造型的影响,强化中国画线条的力量,喇嘛的衣袂飞扬,经幡的漫天舞动,以及长长的喇叭和飘动的哈达,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之美。李伯安以惊人的毅力创作《走出巴颜喀拉》长卷,历时十余年,直至去世时尚未彻底完成,最终倒在长卷前。此画一经展出,就震动了美术界。这一史诗般的巨作将90年代的写实水墨人物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蒋兆和《与阿Q像》97×52cm1938年

  蒋兆和出生于四川泸州一败落的书香世家。幼年随父习诗文、书法,16岁因生活所迫而只身流寓沪上,初以擦笔碳像为生,后自学西画和雕塑,训练了自身扎实的西画造型功底。30年代开始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完成于1938年的《与阿Q像》,体现了他强化中国笔墨表现力的成功探索,此画亦标志着其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成熟。蒋兆和在塑造其面部时,以皴擦代替了湿笔渲染,使人物的体态结构被塑造得结实有力,同时加强了中国画的特点。

  丰子恺《家家扶得醉人归》36×29cm年代不详上海中国画院藏

  丰子恺既是漫画家,又是中国画家,其漫画实际上是一种简笔中国画。他少年时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从李叔同习画。1921年春赴日留学,同年底回国。1925年,他的作品被郑振铎冠以“漫画”一词,并出版了《子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在中国流行。这位敏感于新时代思潮的画家有着明确的艺术观念,他贴近人生,善于从日常琐事中寻找素材,生发意义。日本浮世绘这种以描写风俗人事为主的日本画使画家找到了艺术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这幅《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了两对夫妇微醺相依的情态,人物脸上漾着笑意。摇曳的杨柳,欢畅的燕子,在无边的春色之中,纯厚的酒香伴着和煦的春风飘散出去,整幅画面荡漾着令人陶醉的幸福祥和之气。

  齐白石《搔背图》133.5×33cm约1927年

  齐白石的很多人物画都让观者有忍俊不禁之感。这件《搔背图》描绘的是一位老者用挠子瘙痒的情形。老者袒露胸脯,将衣袍脱至腰间,右手执挠子很认真地搔背,脸部露出满意的颜色。齐白石的人物画总是很生动,简洁的用笔勾勒出身体动态和面部神态,没有复杂的描绘,也使整个画面感觉非常细腻和到位。换而言之,这是一种得益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造型能力,使一个看起来并不风雅的场景变得趣味盎然。齐白石在人物画的表现上追求神完气足,既不同于传统人物画的图式,也不同于后来徐悲鸿、蒋兆和的写实体系,而是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状态。齐白石似乎总能够在画题中找到引人入胜点,以至于我们在齐白石的绘画中发现很鲜活的生命气息。

  林风眠《绿衣仕女》69×66cm1950年中华艺术宫藏

  林风眠并不是专事人物画的画家。他的林派彩墨画创作始于30年代末期。1938年,林风眠辞去国立艺专校长一职,偏居于重庆郊区嘉陵江畔的一间破败农舍里,潜心于中国画创作,直到1945年10月返回杭州,再度受聘为国立杭州艺专教授。在这段远离尘嚣的日子里,他创作了一批水墨加色彩的国画作品,包括人物画。这些诗意、抒情的彩墨画清丽脱俗,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自成一体,《绿衣仕女》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林风眠将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绘画的形式感和中国传统水墨的空灵雅逸以及民间艺术的朴拙浓烈融汇为一,创造一种如梦似幻的朦胧美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8版:时报周末·特刊
为时代写照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艺术07为时代写照 2016-10-15 2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