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缓解道路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倡导绿色出行,提高通行舒适度……以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为主体的慢行交通系统,在保障安全、绿色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浦在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建设进程中,在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引入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理念,吸引了业内专家的关注。
4月21日上午,在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专家“牵线搭桥”下,世界银行项目专家Geoffrey Kurgan、 Floretina Alinna Burlacu,及世界资源研究所博士赖锦明、李威,前往区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对接“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实施相关事项。
“杨浦有深厚的百年工业、百年大学底蕴,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区,还有一个专业的建设管理领导班子,以及一支敬业的建设交通队伍,所以我们向世界银行申请了在杨浦实施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虞同文介绍说,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25万,“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是一个由世界银行提供实施资金、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的全球性无偿公益项目,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从源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该项目在世界各地十个城市试点,目前哥伦比亚和巴西的两个城市已经运用到城市道路规划中。上海是中国唯一入围“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的城市,而杨浦是上海实施该项目的两个区之一。
对接交流中,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和项目实施单位,分别介绍了杨浦在实施军工路大修工程、政通路(国定路-国宾路)综合改善工程等项目中,规划设计的慢行交通系统。Geoffrey Kurgan和 Floretina Alinna Burlacu仔细听取相关介绍,就项目设计中非机动车道交叉路口的连续性、影响慢行系统的公共设施调整、原有绿化植被的保护、增设缓速带和安全信号灯等专业内容,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建议。
Geoffrey Kurgan表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但最核心的理念是“安全第一”,尤其是行人、非机动车为交通活动中最易受伤害的对象,设计基础设施时应优先考虑他们的安全。他希望项目在杨浦的实施,从军工路大修工程、政通路综合改善工程,推广到更多城市建设项目中,促进安全建设标准的制定,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记者获悉,“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实施将通过软件工具,对区域道路每隔25米进行全数据采集,对机动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四类目标群体交通行为进行综合分析,按从低到高开展一星至五星评估,对评分较低的一星级路段,提出相关建设性改善方案,为相关部门优先考虑实施慢行交通项目提供决策性参考,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比率。
慢行交通系统的合理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保障交通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宜居的环境。新的转型发展时期,中央要求的城市市政道路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一普惠杨浦居民的公益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对接,促进“全球道路安全评估”项目在本区落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