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管造影技术进入2.0时代
心梗患者装支架仅需19分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沈成兴教授,在市六医院全新投用的升级版心导管室完成疑难手术演示,共同见证了血管造影2.0时代的来临:更少辐射,更高清画面,更快速的“救心”治疗。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各大医院纷纷成立“胸痛中心”,优化急救流程。其中,DSA血管造影系统是医生不可或缺的技术助手。记者在市六医院2.0版心导管室见到了这台“高大上”设备:一个超过两米的“C”字形机械臂用来探测患者的血管,在“C”字的上端安装了平板探测器,用以接收下端球管发出的X射线,病人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接受诊断,四块显示屏会显示探测器收到的实时影像以及经处理后的血管三维图像。

  “除了诊断,这里还能直接手术,借助新技术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大大缩短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时间。”沈成兴告诉记者,急诊近日接诊一位40岁的男性胸痛患者,初步判断是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经造影发现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医生立即在这个升级版心导管室给患者做了支架植入,手术过程中病人血管情况可以通过机器看到,仅仅19分钟,医生就成功打通患者的血管。

  市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志刚告诉记者,急性心梗的抢救讲究争分夺秒,时间越短意味着病人恢复得会更好。市六医院升级版心导管室是优化心梗急救流程的举措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看似美好的“海淘药”暗藏陷阱
莫将小儿鼻窦炎当成感冒
白内障出现症状应及早就医
寒霜降,吃啥补啥远秋膘
血管造影技术进入2.0时代
孕妇应尽量避免铅污染
动物实验显示“三手烟” 导致肝损伤和糖尿病
广告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血管造影技术进入2.0时代 2017-10-28 2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