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酌几番

  ■许军展 文

  一碗清茶,小酌几番。

  握莹白的杯,浅淡如夕阳的茶,耳边倒茶声,是茶圣陆羽在念“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的句子。于是撷菊入茶,饮下一首诗。

  小酌,最是清欢,不说凄楚,如卢照邻“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也最能坦然,看破尘世,如白居易“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一声声的清,一缕缕的素,清泉石边,白云与山雀坐过,清风与月色坐过,一场雪与寂静坐过,相伴小酌。小酌的,或是一片春色秋光,或是一个黄昏,一片花影。

  彼时曾以为,红尘作伴对酒当歌算是人生潇洒境界,如今觉得,岁月斑驳风烟俱净,一碗清茶,小酌几番更能明心见性。

  越来越喜欢与自己对坐。小酌,是一场薄醉的清欢,是一场无关风月的旖旎心事,是沾了杏花烟雨的小令,亦是一个人不染尘埃的素心。

  一瓯茶,一炉香,一卷书,小室有天地;一方砚,一部帖,一幅画,小桌有乾川;细微的日常也可以很精致。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里记过一次小酌,先是“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美酒还没温好,这走小径,进柴门,一路早是心醉不知归路了。

  苏轼的小酌,更是妙不可言,他在《书临皋亭》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这左绕的云,右洄的清江,何尝不是开门迎进的客,闲居自在。醉眼间,再看门扉洞开,整座山,山上草木,泉溪,花枝,藤蔓,泥土、岩石,全都顷刻奔入,真是豪迈。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却越来越简单,简单到吃饭变成了外卖,阅读变成了浏览,书信变成了消息。那些失落的仪式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生活应该充实一点、再充实一点,就像古人那样:煮雨烹茶、小酌几番。

  黄永玉说:阳春三月杏花开了,布谷鸟叫了一整天,黄昏时分下起了毛毛雨,哪儿也不想去了。这样的时刻最相宜的就是独自小酌吧。院落里摆了竹藤椅,一方小几两碟小菜,辣椒油汪汪的红,丝瓜翠生生的绿,白底青花的小酒杯藤蔓缠绕着,心情也搭配得恰恰好,一切都是那么的入眼入心。

  当然小酌也释意颇多。这个“酌”,可以是酌水、酌茶、酌酒,酌一种心境、酌一种自然、酌一种禅意。

  但想来最妙的是静时品一酌茶,月色就在袅袅香气里升起;闲时看一株花,月色就在瓣瓣暗香里浮动。

  平常日子,小酌几番,看月亮弯了,弯成细眉,又渐渐圆了,亮了,静谧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怀旧看账本
玻璃虾
又收到贺卡
小酌几番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小酌几番 2019-03-30 2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