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角场街道政通一居民区4栋老公房加装电梯项目开工
推动老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记者 高靓

  本报讯 日前,五角场街道政通路100弄27号,118弄5、6、7号4栋老公房加装电梯项目开工,这件“大喜事”令小区居民欢欣鼓舞。

  政通一居民区共有政通路70弄、100弄、118弄、95弄、131弄等8个小区,其中118、100、70、131弄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为一梯三户老式公房结构,没有电梯设施。老年人走楼梯力不从心、婴幼儿出门使用婴儿车上下楼不便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我已经快70岁了,家中还有90岁的老人,每次老人生病去医院,都要家人背上背下,没有电梯真的很不方便。”家住政通路118弄7号楼的居民赵阿姨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7月,居住在政通路100弄27号楼组的居民率先提出了加装电梯的意愿。于是,政通一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决定通过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百脑汇”议事堂集思广益。27号的楼组长与居民沟通后,立即产生了牵头人,27号楼组成立了加装电梯自治小组,征询意见、筹集资金、与电梯公司签署合同等工作接连完成。

  然而好事多磨,在立项审核中居民们遇到了“拦路虎”。政通路100弄27号楼是整个小区的最后一排,毗邻河道,在对电梯前期方案的审核中,相关部门提出“外装电梯必须离开河道6米”,但由于小区结构的特殊性,楼前绿化带到河道仅有6米距离,因此审核没能通过。“加装电梯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前期大家都作了很多准备,就是想把这件事办成。这个难题必须解决,不能让大家的努力白费。”家住政通路100弄27号楼的居民贾敏说。

  为此,政通一“百脑汇”议事堂立即召开会议,开展讨论,在多次与电梯公司讨论、与27号楼组居民协商后,决定更改方案,将原本正方形的电梯外观缩减为长方形梯箱,使得最终上报数据距离河道大于6米,最终通过了审核,立项成功。“我们27号楼加装电梯率先动工,看着楼下已经封闭的施工现场和忙碌的施工人员,我心里乐开了花。再过3个月,大家就能享受到电梯的舒适方便了。”贾敏说。

  “在政通路100弄27号楼组审批方案的过程中,看到政府鼓励加装电梯的政策红利后,118弄5、6、7号楼组的居民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这3个楼道的加装电梯项目也很快获得了审批。”五角场街道自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通一居民区成立了加装电梯工作室,通过开展议事沙龙,指导其他楼道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商议后期运维等事项,形成加装电梯的有序管理模式。

  据悉,五角场街道辖区内现共有老旧小区105个,其中有意愿加装电梯的楼道有80个。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梳理各小区的基本情况,指导各居民区借助杨浦区网上“睦邻议事厅”及五角场街道“百脑汇”议事堂两大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居民议事,自下而上探索老旧公房加装电梯流程图,为更多居民区的申报工作提供便利,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推动老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以需求为导向 做好民生实事
图片新闻
不断擦亮睦邻家园建设品牌
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带动作用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推动老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2019-04-09 2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