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间最短,户数最多。”4月3日,记者在大桥街道社区代表会议上了解到,大桥街道89街坊杨树浦路拓宽基地正式签约首日,就取得了基地248产全部签约的好成绩。据介绍,今年大桥街道的旧改任务将集中在88、89、90等街坊,征收数量约9200户。
为做好该基地的各项工作,街道提前安排工作人员介入,与征收事务所座谈,调研每家每户的诉求。在旧改征收中,街道干部和89街坊的居委会干部充分利用“住得近、人头熟”的优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做工作的时机,见缝插针地宣传政策,为征收工作的成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杭州路居委会干部告诉记者。
“89街坊取得的好成绩证明了前期工作方法的可复制性,也为今年的旧改攻坚战开了个好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已整合力量,成立专项工作组,实行每周旧改分指挥部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同时成立旧改基地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创新市容管理新模式上,街道采取“一路一长”管理方式,将有关信息向居民群众公示,通过整合所办院队、居民区志愿者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整治了跨门营业、乱设摊等市容顽症。
在街面偷倒建筑垃圾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去年,大桥街道除了继续发动志愿者队伍做好监督工作外,首创“建筑垃圾清运卡”模式,落实“先付费购卡,后清运垃圾”的工作机制,明确补贴政策。即由物业公司或居委会向街道购买付费清运卡,统一负责收集垃圾和清运费管理,街道给予20%的优惠。自此,街面上偷倒建筑垃圾量明显减少。
此外,通过探索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制度,发挥“1+1+1〉3”的效果,大桥街道的21个居委会成功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搭平台、建机制,帮助居民解决了许多急难愁问题。今年,街道在深化社区共治与自治工作上有了新想法。“我们将探索‘睦邻中心+居委会’的运营模式,切实落实睦邻中心与居委会在社区治理方面的联动作用。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增强‘团队公益’和‘团队活动’的属性。”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