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殷行街道:如何让垃圾“各回各家”,提升分类实效?
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带动作用

  ■记者 高靓

  本报讯 干湿垃圾未分清,这是不少小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而在殷行街道,部分小区已基本做到让垃圾“各回各家”,分类实效明显提高。殷行街道在落实垃圾分类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呢?在日前召开的殷行街道垃圾分类推进大会上,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指导员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9月起,殷行街道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并组建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垃圾分类分拣员队伍。徐云妹是殷行街道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中的一员,目前已经上岗4个多月。在上岗之前,她接受了街道的垃圾分类培训学习。“起初,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有所误解,认为我们每天在垃圾桶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就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因此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高。”那么,该如何真正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作用呢?徐云妹决定给自己加压,看到居民前来投放垃圾,就会主动走上前接过居民手中的垃圾袋,进行破袋检查,如发现居民未分好类,会向居民宣讲好垃圾分类知识,并将未分好的垃圾分拣出来。

  “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活莫过于把居民没有分清楚的干湿垃圾进行进一步细分了。于是,我和丈夫一起反复摸索,根据社区垃圾桶的高度,一次又一次地改进垃圾分类的工具——U形铁夹钩。改进后的U形夹更便于夹起瓶罐和戳破垃圾袋,简单好用,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徐云妹说,“四个多月来,我身体力行带动小区居民一起开展垃圾分类,努力让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成为居民的习惯。”

  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自然也离不开物业的支持配合,纪联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唐兴壮告诉记者,“我们物业公司所负责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指导人员均由物业保洁工担任,这样在定时定点投放的四小时内,既不耽误他们的正常工作,又形成垃圾分类工作的连贯性。同时,还能达到四小时以外管理盲区的保障。”

  除了垃圾分类指导员,殷行街道还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垃圾分类情景剧演出等多种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据悉,下一步,街道将在分类投放收集上下更大的功夫,把工作重心从“投放点分类”前移到“家庭分类投放”,切实增强居民的分类意识,实现家庭垃圾源头分类。同时,实施好垃圾箱房管理、定时定点撤桶、垃圾驳运、两网融合启动等工程,冲刺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推动老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以需求为导向 做好民生实事
图片新闻
不断擦亮睦邻家园建设品牌
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带动作用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带动作用 2019-04-09 2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