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忆祖母

  ■陈大良 文

  我有凌晨4点坐在床上写作的习惯。这天,我从梦中醒来,在梦中我又一次见到了我的祖母,见到已故50年的她。

  那是1959年的初春,春荒让摔倒后卧床3年的奶奶,因饥寒交迫、病情加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祖母生于1881年清光绪年间,如果她老人家还健在的话,到今年已是129岁高龄了。

  60年前,我未满周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奶奶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历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度伤心。父亲早逝,撇下了家中老小。母亲是个小脚女人,身患疾病,无法承担繁重的农活,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大都压在了年过花甲的奶奶肩上。我兄妹5个,我排行老小。就在父亲离世的当年,比我大两岁的二哥也病饿而死。还是因为饥饿缺乏营养,我在襁褓中整整3年了还不能下地学步。我孱弱得皮包骨头,奶奶像个男人一样,顶起了家庭的天,里里外外一手操持,屎一把尿一把地配合我的母亲,把我们拉扯大。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在乡下草屋昏暗如豆的油灯下,祖母给我缝补衣裳的情景,那昏暗、跳动的捻子油灯,照亮了她满头的银发和弯曲脊背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由于家境贫寒,我们做不起衣裳,一年四季就穿一身衣服,春秋天的衣服,是冬装抽去棉絮改制的,到了严寒的冬季再把棉絮装进去。我常常因为棉衣过于板实、太凉,而不愿意穿上身。奶奶总是耐心地抱起我的棉衣,放在灶门上烘热拍松后,才让我穿上身。我小时候吃饭一直不好,奶奶给我“开小灶”:抓上半把面粉,兑上少许的水,拌成细碎的面疙瘩,又从鸡窝摸上一个还带着温度的鸡蛋,给我做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疙瘩,让我独享美味。

  祖母30出头时,丈夫就病逝了,年纪轻轻就守寡,养成了自强不息的性格。她一生勤劳,节俭持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有一年,学校里组织学生到镇上去看话剧《白毛女》,我问奶奶要两毛钱,她硬是没给我。等我回来后,奶奶把我搂在怀里喊着我的乳名说:“奶奶对不起你!你刚走,我就后悔了,孩子要两毛钱,我为什么就不给呢?孩子别怪我!”奶奶说着说着,眼泪就刷刷地流淌下来,说罢,祖孙俩就抱头哭了起来。回想起来不能埋怨奶奶呀,主要是日子太艰难了,我的二哥不就是因为家中贫困,病饿而死的吗?

  一年夏天,我得了疟疾,一连发了六七场,眼看着人就不行了,家中无钱,买不起药、上不了医院。奶奶四处求人,好不容易借了钱给我买回了药,吃后不久病就好转了。在我生病时,奶奶就在我床边好多天不能安睡,半夜打着蒲扇为我驱赶蚊子;我发高烧时,她把毛巾敷在我的额头上降温……

  祖母为人正直,性格倔强。20世纪50年代初,家乡“土改”开始,工作队进村,村上一个姓张的外姓,勤劳吃苦,靠劳动置业,从不欺负他人,却因得罪了当地一个有权势的人而被划高了成分。奶奶得知后,找到工作队反映情况。工作队经过调查,认定所反映情况属实,采纳了奶奶的意见,重划了成分。

  记得我7岁上学那年,母亲随二姐到了合肥,大哥是生产队青年队长,带领青年社员到怀远县开挖淮洪新河去了,家中就剩下我和奶奶两人。在这期间,奶奶挑水时不慎滑倒摔伤,瘫痪在床,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而我也就从这时起,开始伺候她老人家。我学会了做饭,给奶奶梳头、煎药、端茶、送水、倒便盆,去冰冷刺骨的水塘里洗衣服,星期天割草拾柴,艰难的生计让我感受到奶奶曾经的艰辛。后来,村上一度收了各家各户的锅碗瓢盆、坛坛罐罐,村民全部到村里的食堂吃大锅饭。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屁颠屁颠地往食堂里跑,排队打饭。说是饭,其实就是两个窝窝头或者蒸山芋之类。我和奶奶都是吃“二馍”的,因为是非劳动力,只能吃比劳动力小一号的馍馍,当时称其为“二馍”。好在我学习比一般同学用功,虽然回到家里要照顾病号,还要排队打饭,上山下湖割草拾柴,但我的成绩没有受到影响。

  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农村照明用的煤油全是计划供应,一家一户按月按人头核发油票。为了节省煤油供我晚上写作业,奶奶宁愿摸黑做事。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在奶奶病重期间,她还不准我们为她点灯,要省下油让我学习。

  奶奶去世那年,家乡推行“一大二公”,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充了公,更不用说给奶奶打制棺材所需的木料了。没有办法,只好把奶奶当年陪嫁的大立柜,拆去隔板把奶奶安葬。

  出葬后回到家里,我看到我和奶奶住的那间老屋里空荡荡的,我一边喊着奶奶,一边跪地大哭起来。

  之后多少年,每当想起那情那景,我内心的酸楚便一下涌到鼻端,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此时,我无论工作多忙,总要抽出时间,带上妻儿到奶奶的坟前,站一站、看一看,烧上一沓纸,献上一束花,给她的长眠之地培上几锹土,以此寄托我对奶奶那久远的思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你好,旧时光
邻居老严的“文学梦”
根的礼赞
追忆祖母
广远新村(下)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追忆祖母 2019-04-16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