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介绍,中国地方志数据库是在历经35年的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将珍贵的地方志资料向全社会开放共享。该数据库目前已收录的电子化地方志类型多样,包含地方志、部门志、专业志三类,方便用户从各方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情况。
“存量大、资料全、时间跨度大、功能多,目前该库电子化方志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我们的数据库免费对外开放突出公益性,可为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平台。”邓大才介绍,该数据库明代及以前的方志数量达到了4696卷,是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库内收录了港澳台方志1386卷。
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具有存史、教化、资政等功能。据了解,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不仅广泛收录了电子地方志资料的数据库,也有储藏地方志原始资料的档案库。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