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相隔久远,尽管几千年来文字外形没有大变,可文章的行文、句子,古往今来还是有很大差异,以致于现代人若不是专攻中文的,往往对读古文视为畏途。这也暴露出如今相当大部分的普通民众,国文基础薄弱的短处。
老年大学书法班习字,向来是看帖照描:所谓照猫画虎是也。这样的习字,学得像就是成功,也从不曾对碑帖的内容通读揣摩——其实是读不断句,莫名其妙也。放假时,利用两个月的假期,对着大名鼎鼎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临写,忽然觉得,倒有了点不一样的收获。
收获之一:多写和少写确实不一样。平时习字,往往仅限于课堂。每周才区区两小时的课,扣掉老师的讲解,剩下动笔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有什么进步。现在时间自己掌握,倒比平日积极了,规定一天写两大张纸,今天完不成,明天要补上。逼一逼,反倒觉得成习惯了。
收获之二:反复仔细对这篇碑铭通读,渐渐悟出,古人的文章真是美妙!骈体文向来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九成宫自然也不例外。那些对称的排比,更为显眼而易于读懂。比如描述旧宫的: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俯察则如幽岩大谷深险万尺。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
说到皇帝的功德,他是——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先是以武功平定统一了四海,继以礼乐教化安抚外邦。
而皇帝将隋朝旧宫整修改为九成宫后,此宫殿——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既可将此宫殿的壮阔富丽,作为前朝奢侈误国的历史鉴;又能以如今的朴实俭约,为子孙后代留下训诫。
类似的佳句不胜枚举。
收获之三:原来一直以为是直言不讳、不怕杀头的“诤臣”魏征、那个敢给皇帝提意见的主儿,如今看他写的这篇铭,发现他其实拍马屁也十分的在行。在他笔下,皇帝日夜操劳国家大事,以致于——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
身衰体弱瘦如唐尧,手足之茧厚似夏禹!
这样伟大的君王,简直是——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
功绩高于大舜,勤勉超越大禹。可谓承其前导,绝其后继,超过了三皇五帝!
如此这般的吹捧,跟我们平时印象里的魏征可是大不一样啊!也难怪,那样的时代,没几分这样的功夫,怎么可能站得住脚呢?怪只怪我们的宣传,喜欢“为尊者讳”,弄得一干大众以为历史就是这样单纯:好的就是好,坏的就是坏,却不知道历史、社会,还有人,本都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