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党的干部是执政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去年以来,中办连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文件,鲜明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看一个干部是否忠诚干净担当并不抽象,反而十分具体,最根本的一把“尺子”,就是干事。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就是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就是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干部就要“干”字当头,怀着真情干实事、拿出真心干好事、善用真招干成事。
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杨浦的创新发展新局面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干出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民族工业发展,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了“工业杨浦”的辉煌,工业产值一度超过上海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二十分之一,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九十年代末,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全市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杨浦陷入了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艰难处境。数十年来,我们坚持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探索,一步一个台阶地艰苦实践,用苦干、实干、勤干、巧干,成功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杨浦的创新发展之路正行稳致远。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区上下同船划桨,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深化“三区联动”,促进“三城融合”,用“一线工作法”诠释为民情怀,用“四敢精神”接续创业之路,“创新杨浦”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提升,连续三年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当前,外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形势逼人、时不待人,我们必须进一步涵养“想干事”的品格,强化“敢干事”的担当,提升“善干事”的能力,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毅力和恒心,干前人没干过的事、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实现更多创新突破,创造新的不凡业绩。■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