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岁的上海市“征收工匠”,上海市杨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浦二征”)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栋从事征收工作已有19年。
2011年以来,杨栋创新了倾情服务法、一线工作法、公开操作法等16种阳光征收工作方法。自2012年实施房屋征收新政以来,杨栋带领的杨浦二征先后承接旧改、市政征收项目26个,帮助万余户居民圆了宜居梦。其中,18号线江浦公园站、丹阳路14弄13-15号、江浦路越江隧道临时借地三个项目首日签约率达100%。首日签约率在90%以上的项目有11个:平凉6街坊首日签约率达94.51%;江浦路隧道越江工程基地启动当天签约率达97.2%;大桥115街坊首日签约率达98.02%;大桥86街坊首日签约率达98.08%,屡次刷新杨浦首日签约的新记录。26个项目中已收尾平地18个,其中18号线江浦公园站、74街坊、丹阳路14弄13-15号、江浦路越江隧道临时借地四个项目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平地;在123、124街坊(部分)地块旧改项目中,杨浦二征承担671产的123街坊富禄里地块率先收尾。
“希望居民们就算搬走了,过年还能一起回来开心吃个饭”
“在会议桌一边有一位小伙穿着工作服,耐心地向每一位居民介绍现在的征收政策、分析不签约的利害关系,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年轻人就是上海市劳动模范杨栋。”大桥街道锦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素英对2014年初识杨栋的场景历历在目。
2014年,大桥街道锦州居民区105、106旧改基地同时启动征收,当时担任锦州居民区居委会主任的陈素英配合征收事务所开展居民征收工作。“工作体量大、工作时间紧张,但还是每天都能看到杨总在别人工作都结束后,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
陈素英回忆,在签约推进过程中,曾有一户孤老居民,对自家私房面积认定结果有异议、不认可,却又提供不出实质性依据,因此迟迟没有签约。杨栋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往居民房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发现居民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便立即前往相关房屋管理部门、档案馆、私房办一一查阅资料进行求证。由于房屋历史久远,许多资料都有缺失,给求证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杨栋没有放弃,在纷乱繁杂的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寻到了相关证明资料,帮助老人纠正了房屋面积上的偏差,顺利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心中装着居民,一切为了居民。孤老夏根娣在旧改前居住在仅7平方米的小屋内,抱有过高诉求拒不签约。在杨栋的带领下,杨浦二征的经办人员主动上门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帮助打扫房间、送上日常必需用品等。在常来常往的情感交流中,老人打开了心结,放弃了过高诉求,依法签约拿到补偿,也选到了满意的安置房。之后,经办人员与居委干部帮助体弱多病的夏老太办理了煤气和自来水的销户手续,四处奔波租借过渡房,将家具杂物整理打包,还用私家车为其搬场,亲情般的服务,换来了老人满意的笑容。“旧改征收也讲究售后服务,不是签约了就算任务完成,希望居民们就算搬走了,过年还能一起回来开心吃个饭。”杨栋说。
“最上心的是旧改征收,最用心的是如何把旧改征收工作做好。”杨栋把每家每户的旧改征收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事,切实维护每户居民的合法利益,逐步消除了居民的“疑虑”和“担心”。
干部队伍年轻化,“80后”成为打赢征收硬仗的中坚力量
2011年,国有土地房屋征收新政实施,征收理念转型,旧改任务越发艰巨繁重。身为企业管理者的杨栋,非常重视征收队伍的传、帮、带工作,培养了一批能担当起旧改重任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在杨浦二征,人人都知道杨栋的“一化五制”平台。一化,即搭建“基地项目化”平台,提高年轻人才的群众工作本领。五制,即搭建“干部助理制”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年轻人才独当一面能力;搭建“生产例会制”平台,强化年轻干部目标、责任、时间意识;搭建“征收责任制”平台,提振年轻人才的团队精神;搭建“业务培训制”平台,提升年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搭建“轮岗锻炼制”平台,将中、基层干部安排到各部门管理岗位锻炼,将行政岗位上的员工放至基地一线业务岗位锻炼。“我是从青年员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要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机会,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杨栋说。杨浦第二征收事务所房屋征收部经理张旭在“一化五制”的培养下,6年时间里,从普通经办人员成长为“有担当、敢面对、做表率”的征收部负责人。
今年,杨栋还以招募的方式,挑选了15位党员和骨干,成立了“杨栋阳光征收创新工作室”,树立起基地“一名党员、一面旗”的队伍风气。为解决员工队伍可能产生的“断层”问题,杨栋组织青年员工队伍开展难点攻关研讨、轮岗锻炼、熟悉群众工作方法,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截至2018年底,一线经办人队伍平均年龄从2016年的53岁下降至45岁,公司中、基层干部平均年龄43岁,“80后”的比例逐年上升,初步形成了打赢征收硬仗的中坚力量,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房屋征收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作为一名成长于征收一线的企业管理干部,杨栋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房屋征收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件袋,指一只装有被征收户人口面积和征收补偿等情况的档案袋,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杨栋奉行“件袋就是产品”的理念,带领审核部新建了《项目基地审核人员岗位职责》、《件袋质量要求和审核标准》、《项目基地房屋类件袋审核流程》、《房屋征收补偿审核办法》等制度,并在每个基地项目部安排件袋审核人员,实施公司、基地两级质量检验,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确保已签约居民的件袋能顺利通过区旧改指挥部的审核,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爱心袋”、征收各方依法操作的“公心袋”、居民认可的“放心袋”。
为进一步加快公司征收项目推进速度,实现工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杨栋的带领下,涉及前期、看房、宣传、征收补偿决定等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作业指导书》、《基地宣传布置作业指导书》、《看房选房作业指导书》、《征收补偿决定工作作业指导书》和《基地宣传工作指导书》等房屋征收工作作业规范相继出台,并被汇编成《房屋征收工作作业指导书》(执行力·生产篇),用于指导具体征收工作。为规范操作流程、破解征收难题、加快签约速度、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指引。
在工作中,杨栋发现,低保人员、残疾(精神)和重大病人员、“二劳”和吸毒人员、空关外借户、私房共有产户、居非混合户等特殊群体始终是征收难点。一旦错过奖期,房源和奖励少了,签约难度更大,一不小心就会沉淀到收尾阶段。“先攻克难关,尽量促成这批群体在85%的协议生效之前签约,保证他们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在杨栋的建议下,征收团队将这些特殊群体的征收任务分解给每位班子成员,大家沉到一线,坐堂分析,搭建调解平台,召开专题推进会,全方位服务特殊对象,让老百姓早日告别旧里、搬进新居。“政策公开、房子公开,样样都是公开的,还是阳光拆迁好。”不少居民高兴地说。
旧区改造,涉及居民切身利益,是杨浦最大的民生工程。“将继续在杨浦这块热土上,为被征收居民早日实现宜居梦,为杨浦建设发展而奋力拼搏。”杨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