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声

  ■许军展 文

  爱听归家路旁的柳枝,在风中沙沙作响,带走一整日的倦意。

  爱听深夜窗外的桐叶,在风中婆娑轻舞,送来一整晚的酣眠。

  植物有春荣秋枯,也常与自然合鸣,那是生活中的天籁,也是日日相伴的美好。

  风声,陌生又熟悉,不知道是一种感慨,还是一种回忆过往的一首曲子,听着风轻轻滑过的声音,就能读懂风声,大概这就是对风最好的滋润了吧!

  有年冬天,在山上看雪。黄昏夕照,残雪千里。天地之间静悄悄的,但仍给人一种风的感觉——仿佛有一场浩荡的大风,刚刚在一瞬间停下来。山间的天地,真是空旷,村庄也显得小了,像一个个随意丢弃的薄薄的小木盒儿,东一个西一个。置身于一个空旷的世界,听着风声,人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会加倍增强。

  风声,在我的心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风代表的是人生的漫长旅程,风到过的地方,是人生见过的一段风景,风起时,不知风会将我们带到哪里,目的地在何处,因为处于未知,我们才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风吹,叶落。我们皆是天地的过客,静静的守着自己,淡淡的过着平静的岁月,也不用感慨时光流逝得多快,跟着风去欣赏外界的美景,不感慨满地的落叶,因为它们总会归根。

  入睡时,多想听见窗外有拂过树叶的风声,或是落在青草的雨声,窝在被子里静静感受,让植物与声音抚着入眠;

  下班路上,放空自己,望着头顶树间落下的细碎阳光,在轻风下斑驳晃动,叶片翻动的“唰唰”声响带走了夏日的闷热和一天的辛劳;

  或是一个放松的假日,在园林、在公园、在河边,偶然想起了诗句中竹荷上的风雨落雪声,正应和当下思绪,怀抱一刻闲情。

  在传统文人的世界里,风声更是经久不息的。

  《庄子》是鹤鸣九皋,天风浩荡。

  读韦庄,读到“树老风声壮”的句子。风声盈耳,好几天挥之不去。

  韦庄的大唐是秋尽冬来,金瓯变成瓷碗,到处都是裂缝。

  “金谷树多风正凉”,那么豪华的地方,那么繁密的树木,风却是凉的。越豪华,衰败起来,越彻底。一发不可收拾。

  还是韦庄的风:“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最后长安消失了,只剩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大唐之后,长安作为帝都的至高地位已不复,变成了一个永恒的文化意象。

  韦庄后来入蜀,老有所寄。他曾写诗:“花开疑乍富,花落似初贫”。花开花落,写得如此现实、世俗,但又能化大俗为大雅。

  “力拔山兮气盖世”终不敌“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过处,草木皆动,万物欲飞。在这样的境界里,人可以慷慨悲歌,纵横万里,也可以对酒当歌,优游徂岁。

  听着风声,想起儿时在屋后种的一片竹林,一缕缕阳光透过一片片竹叶,闭上双眼,它带给你的不是烦恼,而是岁月最初的感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加拿大的圣约翰河
忆戏新感
五品县衙
风声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风声 2019-12-14 2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