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君子”养成

  ■赵韩德 文

  “君子”两个字似乎既古老又陌生,古老得几千年来脍炙人口,陌生得又好像刚刚出炉。

  《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段玉裁注:“尹,治也。”君——帝王、诸侯、大夫。延伸为:主宰者,统治。再延伸,一种敬称(下对上,亦可上对下;旧时妻妾称夫;以及人们彼此相称等)。

  “子”的字义非常丰富,从天干地支相配,到五行之说,从金融利息,先秦百家著作,到幼小,孳生……当然最通常的是指儿女,尤其是儿子。此外,在古代,“子”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更用于尊称自己的老师,对于非己师的其他有德者,也可称“子”。

  把君和子组成词,寻找“君子”之义,这一下就有点浩瀚,只能在涵量人格素养的范围内,举重点以领会之了:“君子,国中贤者。”“君子者,德民之称。”“君子,才德出众之名。”“有仁义者,谓之君子。”“君子,即识礼之人。”“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夫怀仁履义为君子。”……君子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更想起了读到的古代的君子行为和堪称君子的人们。

  《公羊传·宋人及楚人平》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大军围宋,军中尚有七日之粮,如果粮尽而无法取胜,将撤兵。将军司马子反奉庄王之命登土山窥视宋城。宋将军华元也登土山与之相见。

  司马问:您国内情况如何?华元说:惨极了。“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说,确实惨极。但是两军作战,再怎么也要装出厉害的样子蒙住对方,您出于什么心情,对我如此说实话?

  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并亦告知以己方之实情。

  司马回见楚庄王,劝撤兵。对庄王之责备,司马这样回答:“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犹豫再三:“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一场恶战得以消弭。

  几天前,我在上海图书馆底层大厅偶遇一所学校的书法展。几百幅书法,全系学生作品,相当精彩。

  小朋友们写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等名句。看了,心里赞叹,都是六尺立轴,用笔相当规范、到位,从颜体出发的居多,来自汉隶的也不少。还有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对颜字的勾,干脆分二笔写出,味道别致。以古人“臣书刷字”来衡量,均可谓登堂入室矣。

  据介绍,学校成立至今仅三年多。深深触动我的,是难得一见的书法展主题:“眷此邦之多君子”。校长撰写的前言中,阐述了该校宗旨(不限于书法):“人生教育,君子养成。”

  不同于那些那般常见校风,明快至斯,心中感慨万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欢喜童年
秋冬曲
青城山探幽
金风玉露一相逢(共青森林公园)
“君子”养成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君子”养成 2019-12-17 2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