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启用
昨天是上海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复课首日。新启用的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迎来了160余名初三学生。图为早上7点,学生与学生之间间隔一米,有序进入校园。(相关报道刊第4版)■记者 杨晓梅 摄

  本报讯 4月23日,作为区校战略合作的重大成果之一、复旦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共管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正式启用,并召开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专题会议,围绕做好复学防疫工作,抓好办学质量,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开展工作部署。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区委书记谢坚钢出席并讲话。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副区长王浩,区二级巡视员邵志勇出席。

  焦扬指出,二附校江湾校区的建设,是事关广大教职工和校园周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新校区的启用,标志着杨浦区、复旦在深化区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要万无一失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守住“平安校园、干净人群”底线,进一步完善细化方案,准备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应对之策,严格人员管理、场地管理,做好各项应急预案。要全力以赴做好教育教学,高质量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于毕业班的学生,(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要优化返校后的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加强关心疏导;对于即将返校的其他年级学生,要花大气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精确衔接;对于暂不安排返校的低年级学生,要进一步挖掘线上教学的优势和潜力。要着眼长远,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打造一流优质的公办学校。抓紧推进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理顺初中部和小学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课程一体化建设方面探索创新、有所突破,努力把二附校建设成为区校合作办学的标杆,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谢坚钢表示,希望复旦二附校再创辉煌。发扬好“复旦基因”的独特优势,传承好复旦博雅教育的思想,秉承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实现“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切实办好教职工与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乐于探索、勇于担当的小复旦人,助力杨浦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蓬勃发展。希望合作办学再结硕果。进一步深化改革试点,进一步创新完善共建共管体制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路径,以大学为引领,大中小衔接,以办学管理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培养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的人才培养链,让每个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更优质,让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发展更出彩,让杨浦教育的优势品牌更响亮。希望“三区联动”再谱新篇。不断深化“三区联动”的新内涵,不断拓展“三城融合”的新领域,加快推动复旦创新走廊建设,进一步打破校区、园区、社区间有形无形的围墙,加快研究出台一批精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的政策举措,共同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贡献力量。

  会前,与会领导实地走访学校留观室、防疫物资储备室、初三毕业班教室、食堂、校园文化廊等,检查学校开学工作准备情况。据悉,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项目占地面积38392平方米,总建设规模49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主体由北部中学区、南部小学区和中部办公区组成。

  ■记者 张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最大毛地项目通过“一次征询”
打造“第二服务空间”
居民“药紧事” “群主”来解决
努力创造更多生动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杨浦实践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启用
对照垃圾分类示范区 总结经验补足短板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启用 2020-04-28 2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