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区的“托尼老师”

  ■陈茂生 文

  看到小区边那盏停了好久的三色灯又在转悠,下面有桌子放着测温枪、登记簿、消毒液等物品,心里有点小激动,赶忙回家禀报:理发店要开门了。

  庚子春节没到,老婆就催我去剃个头,但磨磨唧唧误了时辰。

  结果长假过了,盼初八,挥别元宵,迎三月,理发店依旧黑灯瞎火没动静。老婆笑嘻嘻地说:顶上几根发横七竖八,耳边一撮毛张牙舞爪;哪个剧组需要疯疯癫癫、痴头怪脑的角色?不用化妆正合适。

  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去,生意果然很红火。店里只容三个人,门口七八个人一边朝里张望一边隔着“一米线”大声聊天。有的说头一次遇上“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有点紧张,这两天“确诊数”高开低走了才有心情拾掇“顶上风光”;有的说守规矩“不外出、不聚集、不串门”,结果有了长发飘飘艺术范儿;也有的说网上有卖“自我理发神器”的,实在屏不牢就去买个试试;其余人壮士断腕微微点头:虽然“头上无小事”,但万不得已了也只能这么来一记。

  前面无人,又听得“下一个”的召唤,迫不及待跨进店堂坐上理发椅,暗暗松了口气。“现在只有单剪哦。”尽管戴着口罩看不太清楚长啥模样,理发师动作麻利地给围上围兜。理发师接着说,从安徽老家回上海,一人在斗室“独处”了336个小时,靠看网上的理发手艺视频打发日子,迷上单手把理发剪刀转得“呼呼”直响的“耍酷”功夫。还看到有个英国理发师为时尚界著名人士“高级定制”发型,看面相画发型最后理发,用时5天开价20万元,竟有一大把人排长队等候。“这么理三个头,在老家能盖幢二层小楼了。”说话间心向往之。随着剪刀“咔嚓咔嚓”响,灰白、浅灰还有少许深黑的毛发鳞次飘落。

  听得口气随和还很健谈,我顺便也请教一下:据说理发师都有英文名字?电视新闻里说为方便穿戴防护装备,大年三十“逆行”援鄂的宝妈靓妹一刀剪去秀发,那些帅哥帅大叔干脆剃个铮亮光头。那理发师就叫“托尼老师”。

  言罢听得一声夸奖:“呵呵,老爷叔蛮有想象力!”原来给人接轨国际之感的时尚“托尼”,源于人们经常拜托剃头师傅的那句“拜托你剪好点”,缩略成“托尼”;通过网络传播又加了“老师”两字。孔老先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听罢,顿时茅塞顿开,根子原是当年母亲牵着幼时的我,到弄堂口跟剃头师傅陪个笑脸的那句“拜托你,剃好点”。

  话不少手也没闲,剪刀歇了电推又“吱吱”片刻,再用剃刀在脖子、耳边刮几下。镜子里的人显得精精神神能演主角了。毕竟“闭关”14天“闷练”技术,老有进步的。

  沪上有老习俗:过年不剃头等于没过年。走出“托尼老师”的门口,新的一年开始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在疫情中回望利物浦
小区的“托尼老师”
又乘绿皮火车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小区的“托尼老师” 2020-04-28 2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