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申城进入“蒸煮”模式,动物伤人事件也开始变多。记者近日从杨浦区中心医院了解到,自6月以来,该院犬伤科门诊的就诊人数明显上升,日均就诊人数已达130人左右。
区中心医院犬伤门诊科副主任医师徐军告诉记者,由于天气转热,宠物暴躁不安,人们衣着单薄,主人在与宠物玩耍时稍有不慎就容易被抓伤或咬伤,这部分的病例占了总病例的六成左右。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有的养狗人士出去遛狗的时候没有防范意识,没有给狗套好遛狗绳,也没有给狗带上狗罩,以至于宠物过于活跃,咬伤路人。
患者小杨(化名)就属于前者。数周前,她下班后与宠物狗玩耍的过程被不慎咬伤,胳膊上有明显的抓痕。“虽然没有出血,但是左想右想,还是来接种下疫苗比较放心。”小杨说。目前小杨伤势已大体康复,这是她来医院注射的最后一针。
徐军介绍说,居民如不慎被犬类咬伤,没有大的活动性出血时,最好是用流动的水比如自来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目的是清洗掉犬类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等,减少感染的机会。“伤口处理得越及时,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越好,被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处理之后须尽快去医院注射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
据了解,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狂犬病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在被犬类咬伤后须及时送医。
专家表示,狂犬病防控包括传染源管理、暴露后的科学处置、及时接种疫苗等环节。其中,加强犬管理、给犬接种疫苗,是最基础、根本性策略。一旦被咬伤,一定要尽早、正确地处理伤口,并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处理。一般犬伤科门诊是24小时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