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江一河”迈向世界级滨水区

  据文汇报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日前发布《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将分别打造成 “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和 “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辐射腹地,对标全球最高标准规划建设

  定位不同,是因为“一江一河”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水域宽度各不相同。以建设规划范围为例,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总面积约201平方公里;苏州河上海市域段,长度50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

  根据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发展需求以及沿江各区段发展态势,黄浦江沿岸形成“三段两中心”的功能结构: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为核心段,集中承载全球城市金融、文化、创新、游憩等核心功能;徐浦大桥至闵浦二桥为上游段,以生态为基本功能,注重宜居生活功能的融合,依托科创园区培育创新功能;吴淞口至杨浦大桥为下游段,基于港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功能,并强化生态与公共功能的融合。以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地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为核心,进一步集聚金融、贸易、航运、创新、创意、文化和总部商务等全球城市功能。

  综合考虑沿岸功能、发展和建设情况,苏州河全域分为三个区段:内环内东段(恒丰路以东)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的中央活动区范围,将打造高品质公共活动功能;中心城内其他区段体现上海城市品质,实现宜居宜业的复合功能;外环外区段定位为生态廊道,实现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功能。

  创新探索,分区进行天际轮廓色彩管理

  规划中还有一个亮点,是对空间景观有了更精细的标准要求。比如:黄浦江两岸建设规划要求打造更具特色的空间景观,不仅对于沿岸的天际线划分了不同的评价体系,还专门在区域色彩方面提出了要求。

  规划提出,优美的黄浦江天际轮廓线应聚焦结构性、美观性与可识别性,并从曲折度、地标建筑、韵律感、层次感、可见度、协调感六大角度构建评价体系,为后续分级分类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苏州河的滨河景观规划形成“两级三类”天际线管控区段,“两级”为重要管控区段和一般区段,其中重要管控区段分为历史建筑区段、高层建筑区段、绿化区段“三类”。

  规划对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空间色彩更是提出了分区落实色彩引导,并与上海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相衔接,划定黄浦江色彩管控分区——一般控制区、整治提升区、整体塑造区、严格控制区。整体塑造区多为待建设区,比如北外滩、前滩、徐汇滨江等区段,加强建筑颜色设计引导;整治提升区针对区位较重要地段而言,如陆家嘴,应当对部分色彩严重不协调的建筑表皮进行微型整治改造。

  据悉,苏州河在色彩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色彩管控18条重要原则,主要有协调、补缺、更新、向阳面、沿街面、色彩与体量等。

  ■史博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量减价低销售涨 “一人食”走俏
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安排学生分批返校
复工“满月”:逾四分之三电影院重启
“一江一河”迈向世界级滨水区
轨交15号线设计凸显人文感
8月22日23时45分“处暑”:北方凉风起,南方正当暑
杨浦时报资讯04“一江一河”迈向世界级滨水区 2020-08-22 2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