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 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检出9例阳性病例以来,截至26日0时,南京市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5例(其中41例轻型,32例普通型,2例重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
南京本土病例为上海市民防护带来警示。通过此次确诊病例传播链分析,还有哪些防控细节需要注意?记者采访长宁区疾控中心专家、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等人,整理出当下防控要点。
出现不适可否自行吃药?
天气炎热,很多人已脱下口罩。医学专家表示,对疫情防控而言,口罩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市民应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减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此外,每天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根据此次南京发布的疫情通报和病例轨迹,经梳理发现,多人曾去药店买药或去社区服务中心和医院就诊。疾控专家明晰:如出现头痛、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即便此前核酸检测为阴性),市民不可自行购买退热、感冒药,应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发病前14天旅居史及人员接触情况,途中应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新发病例是否“卷土重来”?
不少市民担忧新发本土病例卷土重来时该怎么办?专家表示,可及时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真实疫情信息与防控措施,保持镇定不恐慌,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若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责任。
至于接种疫苗,目前也为时未晚。绝大多数人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总体上,有基础病和老年人感染后发生重症的概率较大,但目前无法预测个体感染后症状的轻重,因此接种疫苗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有条件接种疫苗的公众,一定要尽早去接种疫苗。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无论是否接种疫苗,都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接种疫苗就能“万事大吉”?
近期无论南京还是欧洲的病例,都带来一个警示:防控措施撤销或弱化后,疫情可能反弹。因此现阶段,在积极推进疫苗接种的同时,仍应该坚持之前的基本防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专家最后强调,目前全国总体的疫情控制是平稳的,只有少数地区有本地传播病例,并且和之前的情况类似,相信在当地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下,疫情可以很快得到控制,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因此目前从国内其他低风险区域返沪的人员,不需要计划外的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顾泳 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