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着老里弄的温情开启新生活

  ■记者 张允允 文/摄

  “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用这句话来形容老弄堂里的左邻右舍,再合适不过了。在怀德路济宁路路口,就有这么一条旧式里弄,那里的邻居们亲如一家。

  “徐秀英,你的照片来了。”9日上午9点刚过,弄堂里的居民收到了很多照片。这里马上就要迎来动迁了,居民徐秀英、徐瑛、朱惠明、任建琳、缪香菊五人感情特别好,趁着还没搬家,抓紧时间,将最后在弄堂里的团聚时光拍下来留作纪念。

  以往,每天上午9点过后,五姐妹都会提着刚刚买好的菜陆续从菜市场回来,大家搬个矮凳,聚拢在弄堂口,拣菜闲聊。逼仄的空间,使得居民们心里的距离近了不少。五人都是从外地嫁到这里,年龄相仿,平时家长里短,互帮互助,情谊非同一般,被称为弄堂里的“五朵金花”。

  这不,看着天气炎热,早有人准备好了西瓜,随着一声“吃西瓜啦”的声音响起,五姐妹循着声音来了,三十多年生活在一起,都早已心有灵犀。现在,聊得最多的自然也是接下来的生活安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以后搬走了也要这么开心,打个电话都要来,卡拉OK还是要唱。”

  “金邻居、银亲戚。”有个头疼脑热,帮得上忙的还是左邻右舍。五姐妹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年纪最大的徐秀英今年七十岁了,嫁过来的时间也有四十年了,她也是五姐妹中的大姐大,大家亲切地叫她“大阿姐”。因为平时乐于助人,徐秀英深得邻居们的信任,还帮着邻居接送孩子,家里有个上了年头的缝纫机,手工又做得好,帮大家修裤脚、改衣服的活就义务承担了下来。

  “我们不仅五个人关系好,其实全弄堂都很好。”徐秀英笑称自己是邻居中的“百搭”,“随便什么人都好搭,别人让我做事情,只要能做的,我一般都会帮人家做的,因为退休了,在家里也没事情做,帮帮人家也是好事情。”徐秀英开心地说道。

  “得知要动迁了,大家既开心又舍不得。”徐瑛告诉记者,现在住着的私房经常漏雨,滴答滴答,影响睡觉。“我也希望可以住公房,安静,姐妹们也约定好,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常相聚。”

  随着旧改,亭子间、老虎窗,拥挤而有序的老房子、横空伸出窗外的晾衣架和竹竿,这一切熟悉的场景,越来越少。老邻居们将带着这里的“守望相助”挥别旧居,开启新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6版:民生·社会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带着老里弄的温情开启新生活
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
等餐时,发现更多生活之美
为户外劳动者送上夏日清凉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6带着老里弄的温情开启新生活 2021-08-24 2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