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顺佳
从上个世纪的赴法勤工俭学热潮,到后来的工厂林立,再到如今成为杨浦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区域,杨浦滨江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见证了太多历史。如今,这些光阴的故事被留存在沿岸的9座党群服务站中,由讲解员一遍遍讲述。
然而,市民游客漫步江畔、重温滨江故事时,很可能遇到一群还在读小学的讲解员。原来,杨浦滨江的6座党群服务站中,已经更新了一批“小小讲解员”,平均年龄才11岁。今年,这支团队已走过两个春秋。
以一个孩子为起点,不断发展壮大:超过200人,遍及全市多所学校
根据项目负责人张蒨的统计,目前“小小讲解员”宣讲团的参与者总数已超过200人,遍及全市多所学校,年龄段在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之间。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每个周末、节假日,工作人员会把空白值班表发在群里,让孩子们按自己的空闲时间自行填写。值班点位是包括秦皇岛码头、雨水花园、人人屋等在内的6个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一个班次需要孩子们站岗1.5小时,以方便其兼顾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
很难想象,现在已渐成体系的宣讲团,最初成立仅是为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名叫冯姜缘。2019年夏天,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冯姜缘看到了滨江党群服务站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消息,深感兴趣,便找到工作人员,提出要跟着大学生一起学讲解。冯姜缘的热情打动了工作人员,他们给冯姜缘进行了专门培训,发了红马甲,让她一起上岗,成为小小志愿者。“她学了几次,就越讲越好,而且越来越自信。看着她的成长,我们突然想到,是不是其他孩子也有这样的需求?”张蒨告诉记者,“于是我们试着组建项目,并开始招募‘小小讲解员’。”
2019年下半年,张蒨所在的杨浦区善治社区党建工作室正式推出“小小讲解员”养成机制,一方面与各中小学达成合作,形成稳定的学生输入渠道,另一方面搭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原创制作了一整套《小小讲解员社会实践项目化学习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理论知识。
如今,两年过去,曾经的小学生冯姜缘已经升入初中,而且在六个党群服务站都轮岗了一遍,每一个点位的故事,她都能如数家珍。而“小小讲解员”宣讲团也靠着家长的口口相传,以一个孩子为起点,不断发展壮大。记者了解到,有些孩子甚至从嘉定、宝山等区赶来参加活动。
从一句话不敢说到“主动出击”:“你们愿意进来听我讲解吗?”
孩子出门在外,通常都是接受服务的对象,然而“小小讲解员”的工作职责,让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了社会服务与责任。
今年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孔皓晨,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孩子之一。年龄小、个子小,长期在大桥公园站点值班,他却并不怯场,哪怕被一圈大人包围着,照样能流利讲出一整套大桥公园的建筑理念,描绘出美好的未来图景。
不过,张蒨告诉记者,这孩子刚来时可不是这样的。“他第一次来就哭了,刚背好的词儿全忘光,到处找爸爸妈妈。”张蒨说,“年纪小的孩子,有这样表现的不在少数。我们管这些小小孩叫‘新生奶音派’,因为他们的声音实在太可爱了。”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培养,宣讲团队付出了许多心力。孩子刚加入时,工作人员会给他们更简单直白的讲解稿,让他们把基本逻辑顺序捋清即可。随着讲解的次数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再试着增加内容,提升难度,要求也更多、更高。渐渐地,孩子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我们见过一个孩子,刚来时,对着一群大人愣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见到时,他已经会对参观者‘主动出击’了。他会走出服务站,大方地问路人:‘你们愿意进来听我讲解一下吗?’很少有成年人拒绝他们的邀请。”张蒨说。
成年人的高配合度进一步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如今,不少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学校里的课堂发言、校园演讲表现都更突出,其成长显而易见。
“金牌讲解员”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张蒨是秦皇岛码头党群服务站的金牌讲解员,长期接待参观团队。带领“小小讲解员”宣讲团,是她第一次与这么多未成年志愿者接触。两年的历练,她自身也得到了成长。
记者了解到,在为小小讲解员培训的过程中,张蒨并非仅仅局限于杨浦滨江的历史人文,而是将视角扩大至整个上海。作为领队,她会不定期带着孩子们去永安百货旧址游览,只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永安栈房的由来;周末组织亲子家庭一起在滨江骑行、亲水游玩……她也参与撰写相关课件,在考虑到孩子们表达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提升他们的演讲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张蒨表示,在为孩子们开设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她的知识也会得到补充与完善。因为孩子的视角和成年人不同,很多想法小而奇妙,很容易触及成年人的知识盲点。比如,上滨江故事的培训课时,他们会对江畔生长的植物感兴趣,也会好奇不同纺织厂出产的不同织物有什么区别。“这让我产生危机感,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东西还不知道,滨江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张蒨说,“现在,只要有孩子发问,我们就去找资料,为他们解答。渐渐地,我的知识库也扩容了。”
据悉,2019年年底至今,杨浦滨江“小小讲解员”累计参与红色宣讲志愿服务超500场次,服务群众超6000人次,一个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将对滨江的热爱、对红色文化的自豪感,融入了绘声绘色的讲解。这也全面激活了滨江社会面宣传机制,吸引更多人参与滨江公共服务和活动,更让这片人文沃土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