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辉 文
在清水湾小住,过足了苦瓜瘾。
苦瓜,藤蔓植物,清热解毒,明目养心。山庄里的苦瓜,又苦又精神。那段日子,我几乎天天都要吃苦瓜。今天清炒苦瓜,明天凉拌苦瓜,后天苦瓜炖排骨。
苦瓜的本质是苦。苦瓜的苦,神仙也挡不住。但苦瓜有君子之德,是“君子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中道:“苦瓜,一名菩荙,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又诸蓏性寒者多不克化,而苦瓜其性属火,以寒为体,以热为用,其皮其子皆益人,又有君子之功,故今北人亦嗜之。”
我亦发现,苦瓜不管与什么食物同炒、合烧、共炖、煲汤,均不会把苦传染给对方。而是让对方保持原有的本味,不侵扰,不干预,不霸道。不像有的食物,如辣椒能把其他食物变辣,泡菜能让整盘菜变酸,苋菜能把一碗菜染红,还有苦荞麦,一煮水就变色,泛着黄绿,放在哪儿,哪儿就会泛黄绿,就是钢筋锅沾染上也得洗半天。
苦瓜,不但好吃,而且可爱。清晨,走进菜园,刚长出来的苦瓜很乖,静静挂在藤上,淡淡的青绿色,看上去非常舒服,有“小清新”的感觉。我用鼻子贴近,闻了又闻。
苦瓜的样子也和别的瓜不一样,别的瓜要么圆,要么长,摸上去比较平,苦瓜不同,椭圆,整个身体表面是一颗颗凸起的小颗粒。
苦瓜的花也很有特色,黄黄的,看上去很温柔,散发着清新的香。叶子是绿色的,一种很朦胧的绿,就像是隔着纱窗看绿色草地。叶子的外形像一只手,一阵风吹过来,手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不禁拿出手机,拍苦瓜的容貌,拍苦瓜的花。正拍、斜拍,从下往上拍,从上往下拍,一张,一张,又一张。
很喜欢一个关于苦瓜的故事: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傅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奉,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傅的教导去做,回去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傅,师傅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做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傅问:“味道如何?”弟子们众口一声:“苦。”师傅语重心长地说道:“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变,还是苦。”弟子们似有所悟。
此时,我的桌上也有这盘菜,洁净的瓷盘里,翠绿的苦瓜谦虚谨慎,低眉淡雅。
看着这盘内敛婉约的苦瓜,我突然想起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