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与“民心”

  ■潘高峰

  今年7月底,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30年接续奋斗,终于啃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16.5万余户市民从中受益,盼到了阳光,搬进了新居。

  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今年9月底,纳入一网通办的服务事项已有3500多项,可以做到高频事项一件事情一次办妥,累计为老百姓提供服务2.63亿件。

  黄浦江岸线45公里,苏州河岸线42公里全线贯通,黄浦江沿岸还改造了1200公顷生态绿地,50多处水岸驿站,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苏州河中心城段漫步道也成为最新的网红打卡点。“十四五”期间,上海还要再建600多座公园,让公园总数超过千座,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这点点滴滴,都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开始,上海的民生工程就更名为民心工程,从民生到民心,虽只一字之差,境界完全不同。

  民生,字面理解,就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事项。民生工程当然是希望造福百姓,但有时候花了钱、费了劲,老百姓并不买账。只有真正办得贴心、用心、暖心的民生工程,才是民心工程。

  从民生到民心,字易改,事难为。怎样才能做到?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人民建、为人民,就是要听民声、顺民意、得民心、聚民智,要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百姓来决定什么才是他们的急难愁盼,让群众来评判结果是不是称心如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讲话,引发全场持久的、雷鸣般的掌声。

  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再次成为高频词。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在闪耀。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党梦想启航的地方。唯有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才能不负重托,不辱门楣。(来源:新民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三位一体”,积蓄动力激发潜能
共写高质量发展“同框故事”
“民生”与“民心”
广告
杨浦时报评论05“民生”与“民心” 2022-10-25 2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