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

  ■吴毓 文

  母亲一生中极少生病,唯有的三次住院:一次是子宫脱垂住院拿掉子宫,还有次头部外伤引起脑部微出血,第三次是这次,九十高龄因高热急性肺炎住进医院,血压飙升又伴腹泻,又是高寿老人,医生重视,一下就把她送进重症监护室。

  按照急救的所有程序,母亲被接上氧气,插上胃管,插上导尿管,手腕绑着血压计,时刻监视着血压,还测血氧饱和度,母亲就这样上上下下被插满管子,我的心一下子因难受而抽搐。

  母亲体质好,入院第二天就从41度高烧降到37.3度,血压也稳定下来,情况非常乐观。可能因为母亲平时基本不吃药,一旦用上抗生素立马见效了。

  母亲生来好动,一生忙忙碌碌,从不停息。自我懂事起,母亲做三班倒,除了睡觉时间躺床上外,从未见过母亲病歪歪躺倒在床,即便晚年,也从不午睡。

  母亲睡眠很少,晚睡早起,基本就五六小时,我不知道睡眠极少是不是导致了她后来患上阿尔兹海默症。

  时钟转过一圈又一圈,岁月流逝一轮又一轮,母亲的记忆也一点点被吞噬,就像被洪水淹没的沙地,只留下越来越少的坡顶。朝你微微一笑,似乎认得你的母亲,终于叫不出所有人的名字……

  这会,母亲在重症监护室也闲不住,体温降下来后就睡不住了,时刻挣扎着要爬起来,可上面下面都插上管子,怎能乱动呀。

  于是,医生便向我们提出,要给她戴上大手套并绑住她的手不让动弹,我立即提出拔去她的胃管,医生不同意。

  住进重症监护室,一般不能随便进入探视,每次只进一人,最多探视十分钟。每次我进去探视,母亲总是很激动很开心。只能从胃管里输流质,几天下来母亲瘦了很多,一头白发也更加稀疏,就像荒野里的一蓬乱草,飘零着。母亲原来饱满的脸庞也像干了的桔皮耷拉下来爬满皱褶,黑褐色斑又长出一片,仿佛一下老去许多。

  然而精神尚好,她鼻里氧气管和着胃管,却每每要叨叨地说很多,还要比划着绑住的手,但我们根本听不懂她说啥,只能从语气来判断她的喜怒哀乐,然后有一句没一句和她对话,这样可让母亲感觉我们都懂她的意思。

  我依然要求医生拔了母亲胃管,让母亲自己吃饭。母亲一向胃口极好,在福利院,每顿不剩一粒米饭一口菜汤,母亲的节俭也是渗入骨髓的。医生还是不允许。直到出院前天,母亲终于拔去胃管,那天我带了车厘子和金桔,剥了给母亲吃,母亲吃得香甜,看她一脸的欣然满足,让我心疼又欣慰。

  母亲终于可以出院了,住了两周的重症监护室,战胜了高龄老人最危险的重症肺炎。那天早上,我叫上儿子一起来到医院,原来行动自如的母亲两周不下床,已完全不能行走,年轻力壮的儿子抱起她,把她安放到轮椅,又把她抱上出租车。

  坐在我身边的母亲像回到了孩提,紧紧倚偎在我身上,仿佛怕我逃走一般。她用手摸着我的手,母亲的一双手虽粗糙却热乎乎的,我一到冬日手脚冰冷,她的手比我还暖和呢。

  到了福利院,两周的流汁仿佛把母亲饿坏了,我剥了红美人,她吃得甜甜的,阿姨喂了一碗菜粥她吃得精光。整整瘦了一圈的母亲,精气神又回转了,我年过花甲还能叫声“妈妈”,人生已然圆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岁朝清供图
城隍庙里闹元宵
两片菜叶
拉车遇险记
母亲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母亲 2025-04-01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