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天 文
那天去韬奋纪念馆,穿过车水马龙的重庆南路,走进万宜坊——这片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小区,仿佛落入一个宁静世界。
幽长弄堂两旁矗立的独立联体别墅屋顶被双折坡红瓦覆盖,顶端老虎窗倾斜向外,外墙面是米黄色水泥浆拉毛,犹如吸音板一般将世间尘嚣隔离在外。
登阶入室,走入邹韬奋先生这位优秀新闻出版家曾经居住过的家,不免打量四周陈设,正当我定睛细观,楼梯上响起噔噔脚步声,一位斯文的年轻人疾步而下,“陈老师您好!”他似乎朝我这里打招呼。我的身后立即响起轻声问候,“老师您好!”
我侧身让步,回头看到进门小院台阶上站着两位女士。一位清瘦秀丽,穿着一件白色薄外套,下身一条浅黄色的裤子。尽管戴着一顶遮阳帽,眉眼间浮起的浅笑让我一眼就认出了她,“这不是燕子姐姐吗?”我脱口而出。站在她身旁的一位女士点头示意。
“燕子姐姐您好!”她颔首微微一笑。“我是看着您的节目长大的。”自觉有点唐突,但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很高兴你还记得我。”善解人意的燕子姐姐哈哈一笑,美丽的丹凤眼略微上扬,泛起淡淡浅纹。
燕子姐姐在馆长的陪伴下参观展陈。而我的思绪一路飘回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电视节目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温文雅致的燕子姐姐是当仁不让的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台柱子。她的主持风格亲切舒服,一颦一笑赏心悦目。时尚大方的她还曾出演了不少电影——《邮缘》、《烦恼的喜事》……我也几乎是一部也不落。此后随着她结婚生女赴美发展,逐渐淡出影视圈。
不一会儿,我又幸运地与她在小院门口见面,我不由地又向她打了一个招呼。她莞尔一笑,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爽快地说:“很高兴在这里又见面,让我们合张影吧。”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声说:“太好了!”
幽长的小巷里阳光煦暖,小院桂花树静静地伫立在一角。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和她在韬奋纪念馆门前留下了一张合影。
目送着她挺拔颀长的背影渐行渐远,那轻快有力的步履宛如三十多年前初见她走上舞台的时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现场!”
也许今天又是她的一次出场,虽然她已是花甲之年,但没有老态。
未曾想三十多年后,竟然在这里遇见儿时的偶像。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不期而遇,好像在历史拐角处轻轻摇响了记忆的风铃,让人恍若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