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运:旅客行李越来越轻

  “上海的春运越来越不像春运。”——这句看似悖论的话,却道出了近年来上海春运的新变化。春运首日,记者与旅客们一起走进车站,亲身感受悄然在变的上海春运。

  进站候车,不慌不忙

  回想早年的春运,火车站进站口你推我搡,候车室人山人海,吹哨子的工作人员和维持秩序的武警战士忙碌不堪。尽管春运首日创出了历年春运首日客流的新高,但是无论车站内还是广场上,记者看到的都是井然有序的场面。在上海站南广场,尽管进站口挂着“凭3小时内车票进站”的告示,但车站并没有采取任何限时进站的强制性措施。提早前来候车的旅客中,有的在广场上晒晒太阳,和老乡们聊聊一年的收获;有的则早早进入候车室,找一个座位坐下来,倒杯热水,玩玩手机,刷刷微博,耐心等待。

  日前,记者在上海站体验了进站候车全过程,安检30秒通过,验票5秒钟搞定,各环节都没有出现排队的情况,候车室里也几乎人人都有位子坐。铁路上海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上海只有两个车站,春运客流又主要集中在上海站,一天20万人次就会把车站“挤爆”,必须采取限时进站的措施。而现在,旅客被分流到了三个火车站,以首日客流为例,上海站8.25万人次,上海南站5.19万人次,虹桥站10.78万人次。旅客分流使候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即使日发送客流达到30万以上,也基本不需要排长队和限流。

  旅客行李,越来越轻

  提起春运,人们总会联想到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和大大小小的行李包。在春运首日的现场,背着编织袋和行李包的旅客虽然还有,但已经很少。更多的旅客则是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

  在虹桥高铁站候车厅,老家在南京的张伟夫妇牵着两个孩子,背了一个随身包就准备回家了。他们说回家住个几天就回来工作,家里什么都有,不用带了。陈和夫妇的行李有点特别,是两个20寸的大相框。丈夫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他们刚在上海拍了婚纱照,想带回去挂在老家的家里,给新年添点喜庆。

  在上海站的6号候车室,记者遇到了50多岁的李在东。他在宁波慈溪打工,到上海转乘L234次临客列车回四川广元的老家。李在东空着双手,连个随身携带的小包都没有,他说,打工赚的钱早已经汇回了老家,老家的商场里也什么都买得到。他还幽默地说,不带行李,既是给自己减负,也是为春运铁路减负。

  “小甜橙”们,快乐忙碌

  与往年不同,今年铁路春运现场随处可见“小甜橙”的身影。在安检处、自动取票口、检票处、问询台,这些身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热情地为旅客提供服务。记者了解到,他们中有的负责解答旅客关于车次、候车、退票、改签等方面的问题,有的负责帮助网络订票的旅客在自动取票机前取票,遇见年老体弱的乘客还主动帮忙提起大件的行李。

  来自公用事业学校的刘广超,志愿服务岗位是虹桥站西侧安检口。刘广超说,这次一共有200名同学来做志愿者,其中72名在虹桥,能为春运旅客服务,他们觉得很快乐。另一位在问询台服务的志愿者告诉记者,春运第一天,她就遇到了感人的一幕。上午10时左右,有一名男乘客在问询台放下了一个女士皮包,说是自己捡到的,随后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志愿者通过广播失物招领后半小时,一名女士就急匆匆赶来取回了皮包,里面的5000元现金和证件一样没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时尚·悦读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评论
春节烟花管理详规出炉
辰山植物园温室鹤顶兰绽放
多家长途客运站票源充裕
春运:旅客行李越来越轻
“绿皮车”增春运运力
服务信息
当下银行家在关心什么
婴幼儿乘坐火车注意事项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5春运:旅客行李越来越轻 2013-01-29 2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