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讯诈骗:冒充邮局人员成新招

  ■记者 周琳

  本报讯近日,杨浦警方通过“警银合作”,成功阻止了数起电讯诈骗,为居民群众挽回了10万余元经济损失。在接受警方询问过程中,差点受骗上当的居民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接到了“邮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后,才急匆匆赶往银行转账汇款。

  从公、检、法,到社保局、电信公司,再到如今的邮局工作人员,犯罪分子一直通过冒充身份的变化来迷惑市民,但不论如何花言巧语和威逼恫吓,其目的还是为了哄骗市民向其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汇款。

  3月25日上午,林老伯接到来自“邮政局”的电话,电话中的“邮局工作人员”不仅报出了他的个人基本信息,还称其邮寄的包裹内藏有“毒品”和数十万“黑钱”,公安局正在对此案件进行调查。“我最近没寄过包裹,怎么会‘藏毒’和寄‘黑钱’呢?”为了打消林老伯的疑虑,“邮局工作人员”便特意将“公安局”的电话号码给了他。

  林老伯拨通电话后,一位自称是“公安局张督察”的男子向他通报了“案情”:“你因涉及一桩价值100多万元的贩毒和洗钱案,家庭资产将被冻结3年。”这一消息着实把林老伯吓出一身冷汗。随后,“张督察”又让林老伯将所有存款打到一名“王检察官”的银行账户上,并称如果是清白的,半小时后会将存款再打回他的银行卡内。在电话中,林老伯清楚地听到“张督察”请“检察官”帮帮忙之类的通话内容。最后,“张督察”还再三叮嘱,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信以为真的林老伯马上找出家里所有的银行卡,到就近的银行办理“证明清白”手续。就在林老伯将所有存款合并到一张银行卡,准备将钱款汇出时,警觉的银行工作人员再三提醒他不要上当受骗,但固执的老人还是要坚持汇款。接到报警的杨浦公安分局长白新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立即进行劝阻。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林老伯这才如梦初醒,庆幸自己避免了蒙受巨额损失。

  杨浦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到此类电话后,只要牢记“安全账户”、“转账汇款”等关键词,不盲从、不轻信,及时听取银行工作人员及民警劝告,骗子的诡计就无法得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生活·资讯
   第05版:评论
   第06版:时尚·悦读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民生·社会
电讯诈骗:冒充邮局人员成新招
为了中国的光子芯片产业
知音声乐艺术团唱出好声音
杨浦区“两新”组织廉洁自律公约
消防知识之初起火灾扑救常识
广告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8电讯诈骗:冒充邮局人员成新招 2013-04-09 2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