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考试周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纠结的。
很多时候,真想我是做试卷的一个,而不是现在坐在窗前绞尽脑汁出题的人。题简单了,领导不同意;题难了,学生不同意;难易恰好,似乎只是一句空话,总有些平日里不学习的人把你的简单摧毁得面目全非。
授课的班级里,学生分成两类。一类,上课的时候紧靠着后排的座位就坐,上课的时候或睡觉或看小说,也或者闲聊,我于他们,只是一个路人,就是走近他们的身边,他们也懒得抬一下眼皮。我对他们,是从心底里反感的,自己都放弃自己的人,还指望谁去拯救他们?这类人,大都是男生。还有一类人,上课紧紧地靠前排坐着,我讲的时候,她们会睁大眼睛,做出一副认真听的模样,等到我激情昂扬地讲完,问她们听懂了吗?她们只是摇摇头。或许,她们只是谦虚吧!这类人,多数是女生。
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每次考完试后,男生们总是全面地优于女生。而且差距似乎是根本上的,这原本是我想象中男生距离女生的差距,可事实却是如此地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上课前,忍不住心底的疑问。你们有什么没听懂的地方么?看着前排两个正盯着我的女孩子。
她们低下头,小小地沉默后:老师,我们没有听懂的地方,太难了,太枯燥了。原本因她们骄傲的心,狠狠地被割伤了:那你们为什么还抢占前排?还做出很认真地懂了的模样?
因为不懂,所以靠近,希望去认知,改变自己的窘境。至于认真的模样,我们本来就是认真的。一个女孩子不假思索地说道。
后来,一直想着这句话,“因为不懂,所以靠近,希望去认知,改变自己的窘境”。是啊,他们大抵是两个极端吧,因为什么都懂了而远离我,因为什么都不懂而靠近我。而我,只因为这样的错觉,对他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从没让他们任何人挂科,一群人,是因为他们超卓的实力;还有一群人,是因为她们有一颗靠近知识认知知识积极向上的心。
时光,仿佛回到了我的大学时代。那时候,教《大学物理》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老师。我每次课前总是抢占靠窗的前排位置,假装听课。时间久了,与老师也熟识了,不懂的也开始问了,做实验她也会主动给我讲了。渐渐地,我的成绩在她点点滴滴地关心里好了起来。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当初就会给予我那么多的关心?她说:每一颗试图靠近知识的心,我们都没有理由让它枯萎。
终于明白了,那群什么都不懂依旧靠近我的女学生,还有曾经什么都不懂依旧坐着前排的自己。只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柔软的求知心。尘世里,总有一些疑惑与困难,阻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不要怕,只要我们去靠近,去认知,就会得来一个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