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济继续开放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每年约 200名新生自愿转入

  本报讯 考进了同济大学汽车专业,近日来校报到却被该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所吸引,来自河南的小李当即填写了《报名申请表》。如通过专家团队面试,他即可转入“生命科学学科拔尖试验班”。

  同济大学今年继续面向2013级新生开放基于强化数理基础、学科交叉、国际合作交流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旨在培养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拔尖后备人才的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报到日当天,不时有新生兴致勃勃地来到这些创新实验区、拔尖试验班的展台前咨询,填表申请。通过选拔之后,他们即可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相应实验区和试验基地学习。每年新学年伊始即有数百名大一新生自愿提出申请,最终200人左右如愿转入。

  8个“创新实验区”分别为:“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今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将着力选拔出对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并且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30名优秀新生,为他们配备以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杰青等为核心的顶尖教授团队,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班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采用读书报告、科研实践、科研论文、教授面试、某一方面突出成果等多元化综合“过程考核”模式。       ■黄艾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生活·资讯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五角场·文苑
   第07版:民生·社会
   第08版:焦点·图说
研究探索中国式MOOCs的发展
图片新闻
认真做好普查单位的核查工作
本区青年志愿者踏上援滇征程
环保局检查防控溢油污染
杨浦等区成为首批试点
杨浦区区管干部提任前公示
每年约 200名新生自愿转入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每年约 200名新生自愿转入 2013-09-10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