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今年继续面向2013级新生开放基于强化数理基础、学科交叉、国际合作交流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旨在培养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拔尖后备人才的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报到日当天,不时有新生兴致勃勃地来到这些创新实验区、拔尖试验班的展台前咨询,填表申请。通过选拔之后,他们即可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相应实验区和试验基地学习。每年新学年伊始即有数百名大一新生自愿提出申请,最终200人左右如愿转入。
8个“创新实验区”分别为:“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今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将着力选拔出对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并且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30名优秀新生,为他们配备以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杰青等为核心的顶尖教授团队,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班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采用读书报告、科研实践、科研论文、教授面试、某一方面突出成果等多元化综合“过程考核”模式。 ■黄艾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