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故事
垂钓者的冬天

  ■狄火勤 文

  对于垂钓者来说,冬天不是一个好季节。

  首先是入骨的寒风,无论怎样重度包装,在旷野河湾站久了,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蜷缩,哪还有半点精气神可言。其二,一般中上层的鱼都休眠了,只呼吸不觅食。只有底层的如鲫鱼还在小范围游动,少量觅食,咬钩率极低。常常苦守一天,浮标都没动。

  鲫鱼是鱼类中智商高的,它知道冬天阳光珍贵,一旦水面没有寒风拍打时,它会离底上浮到中上层。你甚至能看到黝黑的鱼背。鱼谚说:钓得着的鱼看不见,看得见的鱼钓不着。它们此刻最大的生理需求是从阳光中获取能量,而不是觅食。

  也并不是冬天一点也钓不到鱼,反倒是越冷的天钓上来的鱼越大。这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温差要小,二是风力要小,三是要找准鱼过冬的栖息区。有一位钓友在下雪前驾摩托车直奔远郊,长竿细线小钩,钓饵用最具诱惑力的红线虫,人冻得手指麻木,却破天荒地钓上来好多条大鲫鱼,清一色八两左右,一时传为佳话。

  还记得柳宗元那首《江雪》吗,描写了冬钓的严酷天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然而恰恰有识得这般天气妙处的钓者,让自己进了诗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古一吟,竟成了冬钓者的最高境界。

  钩入流水无语,心怀江雪有情,此“独钓”者。

  正因为这个“独”字,大多数垂钓者是到不了这个境界的,因此共同选择了另类消磨冬日的方法。比如整修渔具,冬天是干这活的好时机。整理是一种回望,一个一个季节的垂钓镜头在心里慢慢回放,发酵成一种味——乐趣。

  又比如侃钓鱼经。几个钓友,南窗下,一杯清茶,侃那竿上风雨、水中春秋。那条把鱼竿都拉断了脱逃的大鱼;那场让人湿透浑身哆嗦的台风雨;那次沦陷稻田、冒雨肩扛手抬的归途;还有全军覆没的“白板”、“汤团”钓况……侃着侃着,一点点离春天开钓近了。

  垂钓者的冬天,最温暖的莫过于对春日开钓的守望。一想到三月扬竿,岸柳青黄,浮萍鱼影,河湾笑语,就有嚼不尽的喜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新年感怀
环岛看海景
垂钓者的冬天
有一种精神叫春运的火车
一刮二响
红梅迎春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垂钓者的冬天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