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投稿

  ■葛乃福 文

  爱好写作的人往往都有喜欢投稿的习惯。一篇稿子的发表,包含着编辑的辛勤劳动,也倾注着作者的不少心血。据说狄更斯发表处女作《随笔》时,曾激动得呜呜咽咽地哭了一场呢。

  一篇稿子要达到发表水平,首先要求作者在生活中有新的发现。作家王愿坚说得好:“创作的本领,就是发现的才能。”文章最忌百家衣,如果都是重复别人的话,那么读者就不爱看,不要看。唐朝的李义府写了首《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个名叫张怀庆的人在每句开头依次加了“生情”、“生性”、“对镜”和“来时”等字,就窃为已有。这不是创作,是剽窃。

  其次,要有充实的内容。文章不应该是无病呻吟。“创作最主要的是:充实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是经验之谈。苏联作家马卡连柯将一篇题为《愚笨的一天》的小说,寄给当时编辑《记事月刊》的高尔基。高尔基在退稿信中说:“故事的题材很有趣,但重要主人翁的体验的戏剧性写得不清楚,你再试试写点别的东西吧。”马卡连柯感到自己需要学习,于是一面广泛地阅读名作,一面深入生活,在一所儿童教养院生活了十三个年头,终于写了一部有名的长篇小说《教育诗篇》。

  另外,认真也许是不可缺少的一条。一个作者愿不愿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多次修改,这是衡量认真与否的标志之一。用苏联作家富曼诺夫的话来说,就是:“写一部短篇小说要快,而送出去付印要慢。”“等到你问心无愧了,那时候再送出去。”

  高尔基是大作家,他的作品即使写得粗糙些,也会有人给他出版。但是,高尔基并不因为自己是大作家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次,高尔基写好了一篇小说,尽管出版社催了好几次,但他还是不肯发稿,因为他认为这篇小说中的一个字眼还需要推敲。后来他在看马戏时突然想起了一个更好的字眼,便立即离开剧场,赶回去修改他的小说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怕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文学创作不同于机器制造物品,很难不出次品和废品。”一个在写作上取得成绩的人,没有不经过失败的。我们要变失败为成功,就要认真总结为什么会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老百姓有夏天晒伏的习俗。在大学读书时,我有位同学在夏天搬出他的箱子晒伏。我们原以为箱子里放的是好衣服,谁知道却是一箱子退稿和退稿信。他如此珍藏这些退稿,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便于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出所料,以后他在写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的这种虚怀若谷执着认真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著名作家老舍在谈到他是怎样投稿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颇为感人的话:“……我的才能不够,所以常出废品。可我也有个长处:出了废品即扔在纸筐里,马上再写新的,这样,我就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写好了心中高兴,写坏了也不丧气。一位名将必须争取打胜仗,可是也不怕打败仗。一次吃亏,下次就会避免错误,得到胜利。”这种严于律已、奋发猛进的精神是值得发扬的。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他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但他开始写作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据说,他的《气球上的五星期》曾辗转于十五个出版家之手。1863年,当他把这本书再次寄出的时候,他这匹千里马才遇到了伯乐,得到出版家赫泽尔的赏识。从此,凡尔纳一举成名。当然,一篇稿子能否发表,并非取决于它投的地方多,还是取决于稿子本身的质量。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作家的话。他说,当我们在铺开稿纸的时候,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我有什么新的东西要介绍给读者看?有什么新的见解和道理要讲给读者听?”当我们把稿件投进邮筒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按照什么公式,抄一点一般化、肤浅的东西去敷衍?”如果我们的投稿者都有这种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稿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十年探索结硕果
雍容
说投稿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说投稿 2015-05-16 2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