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糖尿病病学特征趋向“全球化”

  据新华社 与欧美相比,中国糖尿病患者通常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更高,而空腹血糖达标率较好——这曾经是中国以至亚洲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特点。然而,专家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指出,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正在趋向“全球化”。 

  在日前举行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血糖管理中国应用指导研讨会上,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超教授援引一份共纳入98658例中国成人患者的横截面调查指出,中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单纯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占43.5%;而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占比仅有27.5%。 

  刘超说,与西方国家相比,亚洲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如体重指数更低,内脏脂肪分布更多、β细胞功能不足、更易患肾脏疾病等。但中国正处于向西方饮食与生活方式转型的阶段,转向高能量饮食方式,且体力活动时间减少,超重及中心肥胖人群比例逐年增加。“这意味着,传统的针对餐后血糖控制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根据最新的中国患者血糖谱特点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他介绍,空腹血糖正常化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化的基础,目标设定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质量。然而,由于我国基础胰岛素起始时间普遍较晚,且在治疗中往往只重视餐后血糖控制,忽视空腹血糖控制,导致很多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佳。 

  针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趋势,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前任主席、瑞典哥德堡大学史密斯教授建议,随着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情况与西方国家越来越接近,中国现有的治疗模式也需有所改变,当一种或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能达标时,可进行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胡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中国糖尿病病学特征趋向“全球化”
过度洗脸可能“毁容”
六大人群须进行肺癌筛查
存疑
服药推迟生理期应慎重
过敏性鼻炎需依靠辩证调理
高血压药物勿自行随便调整
利用人体自身组织重建食管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中国糖尿病病学特征趋向“全球化” 2015-05-30 2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