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年龄稍大一些的上海人对买票员的这句话皆耳熟能详。
一转眼功夫,上海的公交月票退出历史舞台己经整整二十年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交月票票面从最初的6元到1995年的25元也涨了四倍多。我们小辰光,家里的主要劳力才配有6元钱票面的月票(我记得有单位的,单位出一半,自己出一半),月票上面贴照片、敲硬章。那时人们收入普遍五六十元、七八十元,有自行车、缝纫机、无线电“三大件”的就算“小开”人家,阿拉屋里就算典型的“勿小开”人家,因此,最低四分钱的电车票也是省着花的,住在大杨浦“下只角”,就凭两只脚骨,不仅读书几站路是走去的,就是到“上只角”白相,外滩、南京路结伴随走走,“做人客”好走到十六铺、曹家渡!哪像现在的孩子,碰勿碰叫“差头”,上课还末结束,学堂门口一排生轿车等好来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