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只是一场30余人的小型的业内交流会,消息一经传出,却吸引了13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的参与,活动不得不临时转移场地,这样的盛况有些超出许炳的意料,“没有想到上海有那么多民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8月13日,中国众创联盟理事会暨创业服务合作交流会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行。会上,各家创业服务组织代表竞相发言,就投融资、活动举办、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的创业服务开展交流。
形成创业服务生态圈
位于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的中国众创联盟于今年4月成立,是一个集民间性、互助性、公益性于一体的平台,以创业者、创客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从事孵化机构及创业企业的培育、投资、培训,同时结合科技园区、投资机构等进行多方资源对接。“创立联盟的初衷是为创业企业提供一个寻找创业盟友、解决创业难题、实现创业梦想、助力创业者腾飞的平台。”众创联盟发起倡议人、华创俱乐部会长许炳介绍说。
联盟36家发起单位中,既有华创俱乐部这样的创客组织,也有复旦软件园这类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此外,还有中国电信天翼创投这些产业集团和投资基金,以及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联盟等行业组织。这四大类创业服务机构“抱团”发展,将为创业者提供多维度的创业扶持服务,形成立体的创业服务生态圈。
“让创业的成本更低一些,成功率更高一些。”以此为目标,目前该联盟已经启动三大互助计划。“鹰巢”给创业者提供解决办公场地的问题,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打造超过1000家以上的众创空间,通过联合各园区,为创业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办公场所和注册场地,在全国形成联动。“辅鹰”计划团结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各界友人,包括教授、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给创业者提供公益培训和创业指导,培养更多的创业者。“助鹰”计划众筹全社会的资源帮助创业者,将团结社会资源,给创业者提供帮助,包括资金、场地、设备、服务、电信以及云资源。
培育品牌创业服务组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离不开一批活跃的创业服务组织。杨浦每年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200-300家,近三年累计孵化创业组织1.2万家,年均增长15%,创业带动率达到1:11.2,位居全市前列。这其中,创业服务组织在背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杨浦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共有约26万平方米,加上其他科技园区载体,全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达到200万平方米。
而中国众创联盟的重点工作除了团结社会各界资源服务创业者,也包括促进创业服务业的行业发展。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联盟对与会130余家创业服务组织的共性需求进行了收集和梳理,并就创业服务业的核心指标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许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创业服务组织的全方位合作,形成合力,构建创业服务组织的核心能力,让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创业服务组织逐步成长起来。
今年6月,杨浦区与腾讯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腾讯众创空间(上海)项目,共建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支持当地互联网创业者及大学生创业,联合双方资源,给予创业者政策、载体、平台等资源支持。正在积极筹备中的杨浦区众创空间促进会,目前也已吸引会员单位35家,包括各家科技园区组建的众创空间以及大学生基金会、创新工场、蚂蚁创客空间、华创俱乐部、复旦校友创业俱乐部等。
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杨浦区还将依托区域优势,将一批旧厂房、有历史价值的老旧社区等改建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培育更多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