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5岁娃娃兵跟着队长学侦察

  ■毛信慧  种楠  文/摄

  马超亮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的一户医生世家,父亲在当地一家医院当院长。在马超亮的童年记忆里,家境殷实。抗战爆发时,他还在镇江实验小学念书,对于战争带来的影响,尽管时隔多年,仍记忆犹新。

  房子被炸生活陷入窘境

  战争爆发后,一家人为躲避战乱,从镇江逃往苏北,等再回到镇江时,家中房子已被炸毁。父亲没了工作,家里也因此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马超亮说,当时街上总有很多日本兵耀武扬威。在设立关卡的地方,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向日本兵鞠躬才能通过,不服从的就用枪托打。在学校上课,也没有什么自由,经常会有特务来监视老师上课教什么。有一次上课,老师告诉他们,在农村,有一支一心一意抗日救亡的部队,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喝。迫于形势,老师没能告诉他们部队在哪里,但这些话在马超亮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寻亲路上加入革命

  1945年,就在家里快要无以为继的时候,一家人接到了二哥从苏北寄来的信,说自己在一家澡堂子里当账房,如果经济困难,就去苏北找他。

  接到信后,父亲便带着马超亮一起踏上了去苏北寻亲的路。马超亮所不知道的是,家中这个从小跟着姑母长大的二哥,其实1938年在上海念书时就已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之后去了苏北参加新四军。说在澡堂子里当账房,只是不方便说破身份。

  到了苏北,马超亮父子三人一路寻找,在江都县仙女庙农村附近,马超亮遇到了新四军基层单位的一位中队长。马超亮主动要求加入区中队,父亲则继续寻找二哥。于是,15岁的马超亮在当年7月正式加入了抗日队伍。

  跟着队长当侦察兵

  马超亮所在的区中队在被日伪军占领的仙女庙地区活动,他常常跟着当侦察员的中队长一起到仙女庙的外围村庄侦察敌情。比如日军驻扎的仙女庙有多少日本兵,多少伪军,多少武器。马超亮记得,他们的队伍从来不在一个地方久待,每天都没有固定睡觉的地方,每两个小时就要换,常常一个晚上要转移三、四次。

  参军不到一个月,部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要去攻打仙女庙。“当时我方最多几百人,我所在的中队十几个人,只有七八个人有武器,而敌方有100多个鬼子和1千多名伪军”。马超亮疑惑不解,这怎么打得过?他被安排在距离仙女庙护城河20米左右的地方待命,这次攻打没持续多久就撤退了。在回去的路上,马超亮惊讶地发现,扬州到江都这一路上的电线杆已全被当地动员的老百姓砍断,日伪军的通讯自此被切断。“那时不懂,现在回想,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游击战术啊。”马超亮说。

  抗战胜利后不久,哥哥找来,把他带去了苏中军区。当时家里人想让马超亮去地方学校恢复学业,但马超亮一心想留在部队学武。1946年,华东野战军军政大学招生,马超亮告别家人,去山东求学。毕业后,调到了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六纵队(陈毅部队),参加过淮海战役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焦点
我的南洋抗战生涯
15岁娃娃兵跟着队长学侦察
杨浦时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0215岁娃娃兵跟着队长学侦察 2015-08-22 2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