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六神磊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本书的书名叫《你我皆凡人》。书作者、专栏作家六神磊磊说,是用凡人眼光度量英雄,虽显肤浅,但也有些专属凡人的乐趣。这当然是种自谦。
凡人的眼光,其实叫做常识的视角。金庸所著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悉数跻身这个类别千万部作品的关注度前列,其实不在于把侠客的武功、门派的渊源、对历史的攀附做得多么熟练,而是作品中的故事逻辑符合生活常识,那些有悖于常人的怪侠,一定会付出别的方面的某些代价,那些不谙世事的大英雄,也难逃悲剧的命运。金庸的小说写到最后一部《鹿鼎记》,让一个熟谙世道人心、明面规则、暗地龌蹉的小混混成了人生赢家,这当然要算是很现实主义的写法。
一部武侠,百千场景,百十人物,读者看了会形成不同的理解。谁好谁坏,小说看完,这当然会得出结论。但一部小说不可能在每个人物和情节中均等发力,需要留给读者以想象判断的空间。很多人物在小说中只有极其有限的亮相场景,甚至台词都只有几句,却给人深刻印象,驱动读者去自行“脑补”,探究有关这些人物的更多秘密。还有一些角色在小说中可谓重点配角,要么是高富帅,要么就是白富美,或者拥有绝世武功、显赫权力或身世背景,但读者对这样的角色就是喜欢不起来,很乐意通过一番恶趣味式的考证来挖掘其不光彩的一面。金庸武侠小说的很多忠实粉丝,还喜欢围绕小说文本的描写(而非自行挖掘)来分析人物和事件,这并不让人奇怪,因为很早以前,《红楼梦》的拥趸就早已发展出一门红学。
六神磊磊对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人物关系、故事、隐秘背景的分析,令人叹服,再加上颇具趣味、倍显犀利的文字,《你我皆凡人》当然是“金(庸)粉”不可错过的一本上佳消遣读物。天下武功第一的王重阳,为什么始终没有跟“祖师婆婆”林朝英成为伴侣,有人认为是这两大宗师级人物好胜心太重,《神雕侠侣》中杨过则解释说碍于礼教。这本书对此作出的解释是,王重阳和林朝英自始至终没有进入恋爱状态,而接近于相互跟帖和抬杠的网友。
有趣的是,金庸小说中常见金牌级美女兼侠女孤独终老,而像郭芙那样浑身缺点的女人却有了较好的归宿,六神磊磊将之解读为武侠世界中都市剩女现象的再现,即最优秀的职业女性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伴侣。而对于《天龙八部》中段正淳的红颜知己们,没能跟“段郎”修成正果,书中给出的解释是,秦红棉、甘宝宝们想做女侠,提出了段正淳无法满足的要求“不当王爷,随了我去”。
如果观察小说所镶嵌的历史背景,金庸小说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即越到后来,武学和侠客越加没落,而官府武士在江湖中的地位就越高。《天龙八部》的北宋,射雕三部曲涉及到的南宋和蒙元,侠客、门派都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到了《笑傲江湖》的明朝、《雪山飞狐》和《鹿鼎记》的清代,大量精锐武士充当朝廷、王府、军阀的保镖,侠客和门派的影响力则要低得多。书作者指出,“几百年前的周伯通、杨过们,还享有着和封建王朝不合作的自由”,但“当桃花岛没有了,白驼山没有了,跻身封建王朝成了武林人士的唯一出路,江湖当然就慢慢失去活力”,武学的整体水准也因此下降。只有实现自由竞争,才能构建出健康的生态秩序,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如此,今天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也如此。
在书中,六神磊磊还提出,“郭靖-黄蓉”联盟在第三次华山论剑前后,发展为掌控主要顶级武学秘笈并行使号令裁决权的霸主。“郭靖-黄蓉”联盟极似苹果公司建立起的封闭生态体系,对不能整合进入本体系的门派、侠客给予无情剿灭,而越来越多汇集到联盟的武学秘笈,只在郭黄二人人数很少的亲友圈内流通,这其实也注定中原武林会发生盛极而衰、武学水平会大打折扣。因而当襄阳保卫战失败,不仅郭黄二人殒命,追随他们的武林中坚力量也尽数戕灭,连丐帮也失去了延续几百年的江湖地位。《神雕侠侣》与续集《倚天屠龙记》相比,主流武林门派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学水平也严重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经《你我皆凡人》阐释的金庸武侠,其实也道出了技术和经济创新的基本规律——封闭短时间内可能打败开放,但最终将变得无关紧要,相反,只有保持开放、包容,才能不断激活和驾驭改变人类命运的创新成果。 (来源:新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