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退休护士唐巧珠飞赴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成为杨浦区首位参与援滇计划的退休医疗工作者,同时也是上海市自2005年医疗援助计划启动以来,招募的唯一一位护理工作者。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唐巧珠读卫校时,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医院轮岗学习中,她认识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尽管工作十分繁琐,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护理岗位,经过两年复训,20岁的唐巧珠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回忆起刚成为护士时的情形,唐巧珠告诉记者:“护士工作很辛苦,但那时候年轻,不怕累,工作特别有劲头。我很喜欢和老年人交流,心里想着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要从心里尊敬他们。病人心情不好也可以理解,照顾他们一定要有耐心。”
热心公益的唐巧珠在退休后也没有闲着,积极参加医院工会、退管会举行的各类公益活动,进社区义务量血压、看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病人、为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织毛衣……每一次公益活动,唐巧珠都积极参与,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退管会办公室主任秦艳玲说:“唐巧珠性格很直爽、热情,乐于奉献,是退休工人志愿者的典范。”
当接到秦艳玲的医疗援滇志愿者招募电话时,唐巧珠立即一口答应,但她心里也有顾虑:援滇计划要去云南三个月,地方远、时间久,家人会同意吗?没想到家人对她的决定十分支持,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也多次登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让唐巧珠没有后顾之忧地飞往云南支援。
为帮扶医院带去新变化
在三个月的支援中,唐巧珠主要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工作,期间前往上海医疗队对口帮扶县:边三、宁洱、孟连、西盟、澜沧等,开展巡回医疗活动。每到一家医院,她都会先观察医院情况,在医疗设备操作、医护人员业务技能、医院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
在普洱市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唐巧珠发现化验室管理混乱,导致病人病理切片丢失、传染病人化验问诊流程操作不当等重大失误,她当即进行严厉指正,要求医院免费为病人重新做病理切片化验,并规范了操作流程。针对挂号秩序混乱的问题,她帮助启用闲置的网上挂号系统;觉得病人随访工作有欠缺,又提出成立专门负责随访工作的新科室,这些建议均被采纳。
宁洱县医院是地震后政府援建医院,设备完善,但据该院医生反映,由于当地有不少私人诊所,所以来医院看病的人并不多。于是,唐巧珠向医院提出,建立老年人慢性病调查表,让医生走出医院、走进病人家中,主动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就医安全意识。为此,她特地与原单位联系,以平凉社区医院的健康档案为模板,为当地居民建立新的档案。如今,当地居民更愿意到正规医院就诊了。
在云南的三个月,唐巧珠和当地医务人员及病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回到上海后,她也没有忘记云南的朋友们,中秋节时还给他们寄去了月饼。而11月5日,普洱市人民医院领导们特意来到上海,对历届支边医务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毫无保留的付出。
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口支援活动是对退休人才的“二次开发”,希望唐巧珠能带动更多的退休人员参与其中,做到“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