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25日,纪念杨浦区关工委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区老干局活动中心召开。
大会播放了反映老同志关爱青少年的微电影——《和爷爷奶奶的那十年》;团区委、同济大学、离退休干部管绍菊、俞梅芳分别作为区关工委成员单位、高校和老同志代表,从不同角度交流了组织、参与关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会上,还宣读了获得“全国和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名单。杨浦区关工委和丁康、俞梅芳2位老同志分别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称号;四平路街道关工委等5家单位和林云萍等13人分别荣获“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称号。
据介绍,区关工委自2005年成立以来,以社区作为主阵地,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建立健全了“区-街道(镇)-居民区-楼组”四级工作网络,整合了社区、校区、营区、商区、园区等“五区”资源,形成“五区联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已有各级关工组织达509个。2011年以来,区关工委在全区成立了包含19家“五区”成员单位在内的工作联席会,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依托项目化服务平台,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传承中华魂、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2013年,本区组建了14支“金色夕阳”老干部志愿者队伍,“五老”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人数已达3000余人。
与此同时,区关工委不断创新工作载体,2014年8月,开通了“杨浦关工委”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并成立了信息联络员队伍,进一步打造了网络宣传新阵地。通过“杨浦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展了科普夏令营活动面向社区自愿报名,并公开报道整个活动流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公众号了解杨浦关工委及关工工作,大大增强了关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会议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区各级关工组织要以总结表彰为起点,围绕杨浦建设发展大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创新思路,深化品牌工程;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杨浦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