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7位学生入选“双进入”
他们将与院士、科学家们做“同事”,共同完成课题研究

  ■记者郑潇萌

  本报讯“创新活动带来的收获是课堂学习比不了的,感谢‘双进入’活动让我进入高校实验室,通过实验理解原理,牢牢地掌握基础知识。”在12月19日召开的2015杨浦区中学生创新探究学术节上,刚刚获得2015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张宇同学,也是杨浦第四届“双进入”的学员,在主论坛会场分享了心得体会,并展示了最新研究的课题项目。

  同济一附中的高二学生展振同样在去年的“双进入”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院士团队选中的他,今年6月正式进入“南海地区专属温度函数方程探究”项目组,在实验室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挑选实验样品,观察记录,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研究结论。“孔虫是海洋浮游生物,它们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我们的实验就是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推断出古环境变化。”他告诉记者,进入高校实验室后,发现做实验是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到最后根本不知道实验结果,即便得出实验结果也不知道是否就是完全准确的。“生命科学很奇妙,通过实验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很有趣,我希望以后能考上同济大学,做海洋地质或生命科学类的研究。”尽管研究项目目前已经结题,但他仍旧与实验室的多位老师保持着联系,只要有问题就寻求帮助,老师们也会热心解答。

  在学术节的8个分论坛上,杨浦18所初高中的158个科技创新项目齐聚一堂,由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光机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导师过目,并一一给出建议和意见。经过素养测试、专家面试、试带教等层层选拔,今年有37名优秀高中生入选“双进入”,在之后半年时间里,他们将与院士、科学家们做“同事”,一起做实验,攻坚克难,共同完成课题研究。

  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表示,“双进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5年,希望今后将其纳入高中生毕业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参与成绩适当代替一些课业成绩来鼓励、培育学生的创新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城事·三区
   第08版:民生·社会
社区高校合作共赢 加强品牌建设
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
打造亲民的“科普讲堂”
关爱贫困留守儿童
37位学生入选“双进入”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37位学生入选“双进入” 2015-12-31 2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