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上古神话 我们的文化基因
《诸神纪》 严优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上古神话作品《诸神纪》中,作家严优客观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更加系统性的神话世界。

  一

  如何让普通读者亲近神话、更深地体会神话内涵的精神?相比古希腊神话的系统性,中国上古神话有着非体系性的特点。针对中国上古神话不成体系的这一特点,在《诸神纪》里,严优首先以接近“谱系化”的逻辑方式对杂乱的上古神话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上承学界前辈按照帝系和时序、地域等讲述神话的思路,而又有自己的创新。全书按照发展的逻辑,先从“混沌与创世”开始写起,接着按照地域脉络,分别叙述了中原(女娲、三皇五帝等)、西(昆仑山)、东(东夷)、西南(古巴蜀)、南(南楚)以及更遥远的“八方”中形形色色的男女神祇、始祖或神圣动物,从总体框架上为读者了解中国神话世界建构了一个清晰的、富有逻辑的顺序。

  体系化的努力还表现在对每一类神话的具体阐释上。为了更好地厘清不同神话故事的脉络,《诸神纪》独创了一种讲述神话的模式: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包含几个板块——“故事导言”“故事文本”“故事解读”。其中,在“故事文本”板块,作者对大大小小的诸多神祇及其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了活灵活现的连缀、贯通和阐释,使原本分散的、彼此不相关的甚至矛盾的碎片链接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整体。同时这种连缀又有其学理根据,不会让读者感到勉强。

  除了结构上的体系化努力,《诸神纪》在写作语言上也更加“接地气”,尝试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语境和方式对古奥、晦涩的古汉语神话进行重述和解读,以便更容易连通当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对每个神话故事进行了独特阐发,比如,对于三皇五帝排座次的政治学解读,对于嫦娥奔月神话的女性主义角度阐释……有理有据,不失学理。在《诸神纪》中随处可见作者灵动、俏皮和时尚的用语。

  二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的创世大神盘古,在“四极废,九州裂”的情形下“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氏,或者“诛凿齿,杀九婴,缴大风,断糈蛇,禽风欷,上射九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兽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上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萎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来源: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中国上古神话 我们的文化基因
悦读汇
大自然猎人眼中的“循环世界”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3中国上古神话 我们的文化基因 2018-03-03 2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