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车

  ■张勤 文

  幼童站立尚且不稳,却也喜欢独自玩,玩的地方就在童车里。那时家里也没有什么正式的摇篮童车,很多时间就是在爷爷自制的立囤里度过的。那种立囤就相当于现在的童车功能。

  立囤是用当年新割的稻柴编织成的,高一公尺有余,底部直径八九十公分左右,先用稻柴扎成光滑紧实的一道道箍,然后一圈圈地互相编结在一起,立囤上每一道稻柴箍都凝结着爷爷深深的爱。里面还会进行一番内部装饰,缝一圈碎花布,垫一件小棉袄,塞一个暖水壶等。这样就地取材用稻柴做成的立囤柔软暖和,不会磕碰到皮肤细嫩的幼儿,特别适合冬日里幼儿的独立活动。幼儿能在里面咿咿呀呀不哭不闹地玩好久呢,大人也能腾出手来在一旁干些家务活,哪怕是在滴水成冰的冬日,一家也是其乐融融。

  只是立囤下面没有轮子,所以不能自由移动,难以满足再大一点的孩子想要走出去看花花世界的需求。那时有的人家就从亲眷家借来木板或竹子制成的手推童车,下面装着四个车轮,可以推着车四处串门走动,车移物换,动感与景致的变幻,常使幼童在车里快乐得手舞足蹈,咯咯咯地笑出声来。但这种推车也有缺点,就是没有立囤保暖,不适合冬天使用。

  人就是奇怪,及长大一点,带来那么多欢声笑语的手推童车便遭到了小孩的排斥,小毛孩一放进童车就闹情绪,总想着要自己独立走出去,要开始学步。虽然不记得自己蹒跚学步的样子,但印象里邻家表妹学步的样子还很清晰。头发稀疏的小丫头,一脸的倔劲,从妈妈的怀中挣脱,晃悠悠迈开稚嫩的脚步,扑棱着双手冲向爸爸的怀里。只是两三米的距离,却走得异常惊险,也十分精彩,成功了,笑得合不拢嘴。有了独立的第一步,就有第二步,有了第一次,就要尝试第二次。从两三米,到四五米、六七米,距离越来越远,步伐越来越稳当,不知不觉间能够摆脱童车了,能够独立玩耍了。

  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但有关车轮的玩具却也不少。小队里的小伙伴一般都是玩自己制作的木板轮滑车,我们喜欢形象地将其叫做弹子轮盘车。就是一块木板下面安装着三个或四个从拖拉机上废弃下来的轴承,人坐在上面,用两根短木棍往后用力一撑,能在生产队的仓库场水泥地上一圈又一圈地来回滑动。再就是滚铁环,玩的是平衡技巧,也是满足了心里对车轮滚滚向前的那份速度与激情的向往。我的小伙伴里,滚铁环玩得最溜的是阿峰,虽然他的鼻涕长年没能擦干净,但他手里的铁环玩得变幻莫测,能爬坡过桥,能急转弯,能原地立停,甚至能上树,真是一绝。所以从小到大,在我心里阿峰一直是个能人。

  小队里还有个叫阿明的知青,是从城里插队到我们生产队的,长得白净,为人和善。不久阿明和队里一位叫阿水的姑娘谈婚论嫁,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真正地插队并落户到了我们小队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就是生活方式和理念不一样,比如早上城里人还会晨跑,烧菜用酱油要分出老抽生抽来。但在我看来,其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他家拥有小队里唯一的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童车。那是一辆铁质的红色三轮小车,大人骑的车子该有的物件它一样不缺:三个轮子小巧玲珑,前面的龙头往两边弯出一个漂亮的弧度,龙头上安装着一个手动小铃铛,中间有一个垫着海绵包着皮的舒坦座位,高低大小正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童。因为羡慕惦念这辆童车的缘故,小时候我和妹妹时常到他家去玩,那辆童车我们瞅上一眼都感到浑身舒服。他家的小姐妹待人友善,常邀请我们在小车上坐一坐,摸一摸,骑一骑。我和妹妹就在她家小小的庭院里一圈圈快乐地骑车,要过了许久才依依不舍又小心翼翼地从小童车上下来。回到家里,那份骑行的奇妙感觉能让我们开心回味好几天呢。

  岁月如梭,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却发现如今表妹的小儿子都已经不坐童车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那年夏天
童车
大片屋顶之下
游园(上海古华园)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童车 2018-05-26 2 2018年05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