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姐妹的家政之路

  ■林居 文

  在杨浦区的某一地段,居住着长年从事家政服务的五姐妹,严格来说,是曹家四姐妹和小弟的媳妇小胡。住的时间长了,家政也做得不错,挺受欢迎,慢慢地就成了在邻近地区小有人气的“家政五姐妹”。有些居民想雇佣保姆,有时也会到她们那里问问有没有靠得住的人。

  五姐妹都来自安徽农村,已经结婚成家,大约二十年前随丈夫先后来到上海,从事家政服务,并聚居在一起,她们虽然是安徽人,但通过多年的工作慢慢熟悉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也渐渐融入了上海人的圈子。

  姐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工作很认真,凡是雇主交给的工作总要不打折扣地完成。时间长了,她们与雇主间形成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许多雇主都把自家的钥匙交给她们保管,光是老大身上就管着五六家的钥匙,还有一对老夫妻出国探亲,也把空关的房屋交给她保管和打扫。

  五姐妹的另一个特点是互相团结。她们虽然都各自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子女,但仍然聚居在一起,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刚来上海时收入都很低,五家就挤住在一处,早上起来上厕所都要排队。虽然居住条件很差,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大家都能相互体谅,没有人斤斤计较。十多年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如果哪家有了事,不论是经济困难,还是有人生病,其他人家都会提供帮助。

  后来条件改善了,五家人家分别买了或租了自己的房子。但大家仍不离开杨浦区,不约而同地把房屋选在各家之间相距不超过数百米、可以“守望相助”的空间内。家政人员没有双休日,所以节假日就成了她们唯一能全体相聚的日子。今年春节,她们就把老父亲从农村接出来到上海过年,由各家轮流负责做饭招待大家。虽然有时一家屋内二十多个大人小孩挤成一团,很不方便,但大家也其乐融融。无怪有位邻居很羡慕地说,你们已经是五家人,但生活过得像一家人一样,真不容易啊!

  五姐妹中,最年轻的是小胡,她对新事物接受也较快。

  一年多前她进上海开放大学家政服务与管理大专班学习,由于勤奋好学,又肯钻研,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一次家政技艺大赛中,她一举获得了特等奖,上海开放大学的领导也给予她鼓励和称赞。在此次成功的鼓舞下,她与家人一起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开办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为杨浦区居民服务。开业那天五姐妹都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送来花篮祝贺。开业以来,成绩不错,虽然还只有几个月,但已承揽了不少业务。

  更令姐妹们高兴的是,不久前听人说,习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说“家政是个朝阳产业”。最初大家还有点不大相信,认为总书记每天要管那么多国家大事,怎么会有空来提家政这种小事呢。但后来证明总书记真是这么说的,这可使姐妹们感觉非常高兴,好像生活也更有盼头了。拿姐妹们自己的经历来看,大约二十年前她们开始做家政时,当时的雇主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现在这些人都六七十岁了,很多人家里还有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需要照顾,有的家中还有幼小的婴儿和儿童。家庭主角在挑起工作重担的同时,还要为双方父母和孩子养老扶幼承担责任,实在很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自然高速增长。庞大的需求市场,正是家政业成为朝阳产业的重要依托。

  姐妹们虽仍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地干活,但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

  姐妹们参加了由政府补贴,教育机构主办的家政培训课程。已经几十年没有进过课堂的她们开始重新当起了学生,学习烹饪、老年照顾和育婴等技能和知识,以前与她们无关的“考证”等名词也挂上嘴边。小胡则继续在上海开放大学的学业,并努力开拓家政公司的服务范围。与以前相比,姐妹们心中对未来升腾起更多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五姐妹的家政之路说来也平常,但是否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农村妇女状态改变的某种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千千万万农村妇女走向城市,其中很多人参加了家政服务的队伍。她们的到来缓解了许多城市居民家庭的后顾之忧,解放了生产力。她们自己也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成为新时代家政产业的生力军。

  我要为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政人员点赞,她们虽然不是英雄,也不能算成功人士,但她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时刻浇灌着我们这个城市的土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我的工友
黄果树
五姐妹的家政之路
端午粽香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五姐妹的家政之路 2018-06-23 2 2018年06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