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无神论》书中强有力地论证了无神论作为一种认知观念体系的存在。探讨信仰,需要举出证据,而且这种证据不能仅仅是少数人在有限场合中印证,而必须经得起许多人的反复检验——以此为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不仅很多人所称的信仰的依据站不住脚,而且星相学、神秘论五花八门的轶事也根本不能作为证据。朱利安·巴吉尼指出,“无神论的证据应该取自这样的事实:有大量的证据支持自然主义的正确性,而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却证据缺席”。他同时还指出,欧美社会流传的所谓灵媒的故事,例证都是薄弱的,没有例外。
支持无神论的另一项论据是,我们通常进行事实推理会选择归纳法,即由过去或现在观察的东西推知过去、现在和将来未观察到的东西,但论证的前提是“自然的统一性”,即自然规律不会突然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说,我们站在沙发面前,可以笃定,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现象,如沙发变成了液体,你突然失去了重力而飘在了空中,等等。有什么人会在论证中违反“自然的统一性”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呢?第一类,是孩子。孩子醒来的时候,他(她)的毛绒玩具都是静止不动的,但很多孩子相信,自己的玩具会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像《玩具总动员》里饰演的那样,动起来、hi起来。第二类,就是一些所谓有信仰的人。他们忍受着苦难,等待着有一天存在超自然力量将自己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不经过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同样,不经过论证的观念、观点,就只是一种信念。信念的意思其实就是没有证据,我偏偏就要相信的意思。有人相信市场万能,即便发生了金融危机,他还是会坚持万能的市场会拯救万民于水火。有人坚定的认为房价会万年不跌,所以会对不利于自己信念的证据视而不见。有神论者谈论的观念和事实,归根结底是信念,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并且会对丰富的不利证据视而不见。
有神论者有时也会用哲学家、科学家的话来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帕斯卡说过,无法确定万能的神是否存在时,我们不妨相信,因为不信的风险是永恒的诅咒,收益却仅仅是少花一些时间在信仰上;而信神的收益却是会带来不朽的生命,死后升入天堂,代价仅仅是浪费一些时间。朱利安·巴吉尼很看不起这种诡辩逻辑,因为世界上有如此多可供选择的信仰对象,帕斯卡也好,其他人也好,都没有得出一个最权威的结论,证明哪个信仰对象最值得膜拜——“相较于根本不崇拜上帝的人,上帝难道不是会对那些崇拜错了的人更加气愤吗?”
《牛津通识读本:无神论》这本书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无神论伦理,指出为什么无神论是可以与道德伦理相兼容的,而非有神论者所抹黑的那样;以及无神论的人生是如何实现意义,还回顾了历史上的无神论,指出无神论的兴起从来就与理性主义的勃兴有关,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