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我应无锡好友老陶之邀赴周铁古镇参加一个活动。
初到古镇,我便被这里的静谧所吸引。古镇,犹如一幅古朴而清丽的画卷,即使曾经被岁月所磨损,然而经过充实、新生,又辉煌呈现在人们的眼中。
因活动需要在古镇多待上一天,到了夜晚老陶提议夜游古镇,我欣然同意。白天赶路途和活动中的喧闹、烦躁、困顿,积郁在我的身上。此时,月色如银,河水如诉,凉风如扇。月光如铺天盖地的银河泻下,月辉和星辉沐浴着这座古镇。平静的河水缓缓地流淌,流遍大街小巷。此时我能想到的就是赵嘏《江楼感旧》中的那句“月光如水水如天”,月光如水,水亦如天,水天一色,天地交融。我们静静地看着此时的古镇,静静地走着……清醒、怡静,还有一丝慰藉的思绪在心头。
走在古镇的街道上,踩着树影下斑驳的青石板路面,两旁紧挨的树丛蓊蓊郁郁,从中传来知了的聒噪声。眼前弯弯的桥影倒映在一泓清水里,水波盈盈,灿若星河。远处能听到蛙鼓声声,微风拂过潺潺的流水。
看小巷旁鳞次栉比排列的老屋屋脊上,被月光刷洗得一片洁白,四周的空间似乎都被那明净的月光扫亮了。屋前爬满紫藤的花架和倒映在小河里的铺陈着爬山虎的老院墙、老的镂空壁窗,滋生出一种自然的清凉。我们踱步在这小小的空地上,每到之处,都将那月光踩得支离破散。
我们就这样在月光下走着,整个身影都被那月光清晰地变了形地贴在了地上。走着走着,忽然从不远的地方传出古琴曲《潇湘水云》,我俩寻去看到的却是一灯光昏暗的路边小书店,七十有余的卖书老先生坐在角落里自顾自地弹着古琴。
我们在店内转了转,多是一些杂书和有关地方史志的文史书。
来了也不好意思空手走,我们边聊边选书。老陶和老先生说起了这么多年来周铁的故事和人文风物,看中了一本前几年印的《周铁镇志》。他准备将这和另外几本书一起买了,哪知老先生抽出《周铁镇志》说这本不行,看你也是读书人,我给你找本影印版吧,包你喜欢。老陶问多少钱,老先生让老陶地址给他寄给老陶满意了再给他寄钱,老陶觉得甚好。
从书店出来我俩继续往前走着,一下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那里正在进行一场酬神戏的演出,原来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城隍庙戏台这里。这里演的酬神戏大多是地方戏曲里的传统戏,表演的演员也是古镇里的居民。
戏台边有三两老人,摆出躺椅,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拉着家常,还有背靠杨树边闲聊边吃着西瓜的人们,凉风习习,我俩也挤入了人群中,有滋有味地看起戏来。
我真想不到在这么一个古镇里,竟有着如此丰富的酬神戏,吹着如此浓浓戏曲的夏季之风。古镇热烈而快乐的场面,顿让人觉得,这个古镇有灵性。
是时,月光朗照着夜空,朗照着古镇,朗照着那悠悠岁月里,小巷旁一江绿水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