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浦路街道打虎山路公共空间微更新项目:
一条“双拥街” 一座迷你“城市客厅”

  ■记者 杨晓梅 文/摄

  从环境脏乱差、通行空间局促的路边人行道到可以供人休憩、休闲的迷你“城市客厅”,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激活城市“失落空间”,让不足500米的打虎山路(控江路-辽源西路)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改造前,打虎山路(控江路-辽源西路)两侧存在绿化带内垃圾较多,植被杂乱,与城市空间完全割裂;人行道较为狭窄,通行空间不足等问题。“尤其是道路东侧,辽源二村西门到控江路这个区域,由于遍布超市、菜店、水果店、饭店、小吃店等业态,产生各类垃圾较多不说,店前还堆放着杂物,路面多有油污,居民通行体验有待提升。”江浦路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徐勤告诉记者。

  针对以上问题,街道去年启动打虎山路公共空间微更新项目,依托打虎山路的现状条件,充分尊重场地的历史记忆,通过观察居民对街道的使用需求,希望通过重塑空间,增加街道活力,提升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微更新项目对道路东侧辽源二村西门到控江路的区域进行了彻底改造,将此处打造成为以“城市客厅”为主题的锯齿形绿化空间。在这个迷你“城市客厅”中,原有的绿化带被整体后移,店铺前的部分空间被置换到了人行道上,拓宽人行道的同时,通过压缩店前空间解决该区域乱堆物问题;各店前污水排放管道也进行了重新铺设,以保持路面整洁;绿化格局被重构,对绿地进行简单切割、拉伸,每块绿地之间铺装硬质地面,设置座椅,增加了休闲活动空间及绿地的互动体验;绿植上保留了原有的高大乔木,配以低矮灌木,简洁的设计营造出闹中取静的氛围。“通过以上设计手法,解决该区域人行道狭窄、垃圾堆放、蚊虫多等实际问题,同时也没有损失绿化面积,可谓一举多得。”

  辽源二村西门处还有一座公共厕所,正对着马路对面的昆明学校门口,为避免尴尬,项目在公厕外增设创意景墙,对其立面进行遮挡,形成内、外过渡灰空间。

  同时,打虎山路(控江路-辽源西路)西侧有了诸多新变化:打虎山路辽源西路路口街角花园内的植被也被重新梳理,不仅四季常青,还富有层次感,整个花园生机盎然;康体步道延伸了整个道路西侧;路边增设了很多休闲座椅、花箱。

  “该路段两侧为辽源四村、辽源三村、辽源二村、辽源西路190弄小区、打虎山路6弄小区等老旧居民区,居民中老年人居多,我们在收集改造意见建议时,就有不少老年人反映希望在这儿多设一些座椅,买菜时可以歇脚,闲时可以坐下聊聊天、下下棋。为满足居民需求,我们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下,‘见缝插针’地布置了很多休闲座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路段为双拥街,所以在街区文化景观打造上,街道嵌入了诸多双拥元素,“城市客厅”里写有“强军梦”的景观石、取名为“双拥亭”的凉亭,街角花园外“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标语,墙面上反映军民情深的墙绘……营造出特有的双拥文化氛围,增强了街区魅力。

  接下来,街道将持续促进城市面貌焕发新貌,包括推进环烟草“美丽街区”建设,深化慢行理念,提升绿化品质,打造区域亮点;聚焦辽源西路等重点路段,持续加大乱设摊、乱占道等“五乱”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河长制”,迎接首批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建设验收等,更高质量开创“品质江浦,华彩滨江”建设新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一条“双拥街” 一座迷你“城市客厅”
同济学霸踏上“跨界”学术路
用“非遗”传递爱
“好声音盛宴”在杨浦开席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一条“双拥街” 一座迷你“城市客厅” 2020-07-14 2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