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歆瑜 文/摄
本报讯 在杨浦大创智区域,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书店——学悦风咏书社近日正式开业。
书店位于政立路461号,上下两层,古朴又风雅。20日下午,书社的风咏讲坛“何以中国”系列经典篇、历史篇,两场讲座正在开讲。现场座无虚席,好评如潮。
主讲人学悦风咏书院院长、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洪彦龙深入浅出,带来《大学之道,儒家明德至善的理想》的讲座。《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记录的是孔门弟子曾子的思想。南宋大儒朱熹将其摘岀,别为章句,加以解说,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理学家程颢、程颐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其中的“三纲八目”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明徳亲民、止于至善、修齐治平的理想境界。
学悦风咏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胡家骥则带来《礼乐:周朝分封天下与宗法伦理(上)》。讲座从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入手,剖析西周的社会文化革新,以阐释西周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读者何女士一个下午听了两场讲座,受益匪浅。她说,在社区的转弯角就能触摸传统文化的“新空间”,这里可以让大家享受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乐在其中,读书不觉春已深。在这里看书的洪天浩小朋友告诉记者,“妈妈在附近工作,我就在这里看书。我最喜欢这个几何形的小格子间,可以躺着还可以靠着。你看那边还能写书法,我太喜欢这里了。”
记者发现,学悦风咏书社的“粉丝”来自各行各业,有年轻干练的白领和企业家,有父母带着孩子,还有家住附近的阿姨、爷叔拎着菜篮子过来听讲座。而根据书社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其中超过六成的人在书社观看过三场及以上讲座,36%的观众听过7场以上。从年龄分布上覆盖五六岁的学龄前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以41-55岁的中年人居多,占比46.85%,已融入周边百姓的生活方式,成为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生活的新业态。
“风咏讲坛”公益讲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周末开展,服务周边人群,以期成为一个赋能文化、产出文化、传播文化的活动中心。学悦创始人陶焱告诉记者,学悦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文脉优势。“学悦风咏书社的办社宗旨传承于1920年创立的无锡国专。这不仅是书社创始人个人的情愫,也是对无锡国专学术传统、学术精神的传承与实践。”学悦旨在构建深耕传统文化领域、具有学术专长的特色书社。
同时,作为一个文化产出交流的中心平台,众多知名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走进学悦,支持学悦,引领学悦,形成了以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为基础的研发团队,让书社成为链接学术高地与普通百姓生活的创意文化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