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对手机怎么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家校协同管理,避免学生“刷机成瘾”

  ■记者 高靓

  周一至周五,每天30分钟;周末每天30分钟至1小时;节假日每天1到2小时;复习阶段不玩手机……这是上海市铁岭中学初二6班学生谈美麟的《家庭手机使用公约》。“以前使用手机没有规律,学校发出倡议后,我和爸爸妈妈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在家时手机该如何使用。”谈美麟告诉记者,“这份公约让我更自觉,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离校后,手机使用也要管起来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产生的沉迷游戏、近视率上升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杨浦各中小学在学生手机使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允许手机“有限带入”,并对学生手机统一保管;设立校内公共电话,推出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然而离开校园后的手机管理该如何落实?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家校协同管理,避免孩子“刷机成瘾”。

  自去年开始,上海市铁岭中学专门开辟了一间手机保管室,对有限带入校园的学生手机进行统一保管。每天学生进入班级后,先将手机、电话手表等放入保管箱,再由班级保管员交到手机保管室,放学后再交还给学生。“在校内可进行统一管理,但离开了校园,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作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家校沟通。为此,前期与部分家长就学生使用手机事宜进行了座谈,提出是否可通过家校联手,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让手机拿得起、能放下。”上海市铁岭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洪礼珍告诉记者,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家长的支持,于是,学校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大家便纷纷行动起来……

  有商有量,有奖有惩

  其实,谈美麟在商讨过程中和爸爸妈妈产生了一点争议。父母觉得节假日的手机使用时间应与周末保持一致,要更好地利用节假日时间预习、复习。但谈美麟向他们保证,会保质保量完成功课,最后争取到了一到两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在此基础上,公约中还加入了惩罚措施,比如做练习题、做家务等。如违反3次以上,就会重新制定公约,有可能会把每日使用时间缩短,也有可能加重惩罚措施。

  而在预备8班赵浩宇的《家庭手机使用公约》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完成课内外全部作业的前提下,才能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只能用于学习,不能用于娱乐。在时间上也有所限制,须在晚上8点后才能向父母申请,获得同意方可使用。每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每周不超过2次。“之所以会这样严格要求,是因为我之前在家使用手机过度,导致眼睛近视。这次和爸爸妈妈召开家庭会议后,讨论制定了公约。爸爸妈妈也以身作则,不在我面前‘刷’手机。”赵浩宇说。

  “健康使用手机”有小妙招

  “这个‘健康使用手机’功能重磅推荐。经过详细设置,大大减少了手机总使用时间,那就可以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了。”在初二6班学生朱梦婷与爸爸妈妈共同设计的《家庭手机使用公约》中,分享了健康使用手机的小妙招。父母通过“健康使用手机”功能,设定好使用手机时长,即将到时时手机屏幕上会出现提醒消息,超时使用的APP图标则会变为灰色,点击图标还会显示使用时间已到。“以前我经常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每天作业不多,但会拖到很晚。现在有了这个功能进行有效管控,写作业效率明显提升,也降低了对手机的依赖性,督促自己按照约定时间放下手机。”朱梦婷说,经过与父母协商,后续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长还将根据学习表现进行调整,如果学习成绩下降很多,手机使用时长也会相应减少。

  “接下来,学校将把收集到的部分《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或家长群中进行分享。如有的家长还没有想出管理孩子手机的好方法,也可参考其他家庭的做法,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让孩子更科学地使用手机。”洪礼珍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如何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孩子对手机怎么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孩子对手机怎么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2022-03-03 2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