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水根 文
说起爱楹联,得益于两位师长。
“文革”时,教授学者下放基层,我所在工厂来了一位教古汉语的老师,工余常讲典故,我常去大炉间,听他讲楹联。
他瘦小个子,身着大号工装,难掩书卷气,吐字清晰,抑扬顿挫。
他说的学校联,多为劝学、修身和立志。如长沙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联:“西沽奠基,北洋定号,发祥于甲午媾和以后,树大学教育之先声,半世纪阅尽沦桑,栽遍桃李,人文萃朝野,今誉著瀛寰,堪与剑桥牛津名媲美;河山光复,母校重兴,恢宏于抗战胜利周年,负储才建国之重任,双十前欣逢盛典,再听弦歌,旧侣集一堂,新俦满黉宇,共祝千秋万祀寿无疆。”长联一幅,128字。
他视炉台为讲台,讲得手舞足蹈,我如久旱逢甘霖,听得如痴如醉。
他说的试院联,多与考试有关,或表示公正廉明,或劝勉进取,或预祝考生登榜。如“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我初二辍学,未成年就做工,毛头小子再听老师讲课,似干枯的禾苗得到灌滴。
他说的居室联,系为住所撰写的楹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宅门)“风流晋宋之间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厅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书斋)“休说飧蔬无兼味;须知菽粟有真香”。(厨房)
知识荒漠化,幸遇良师,弥足珍贵。50多年了,仍记得他的身影、音调。
第二位,李楚城,原上海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少儿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最早创办人之一。
1975年,李楚城自梅山9424返回上海作协、少儿出版社时,曾到上海石化我所在分厂。
李楚城谦和,一身书生气,脊背挺直,说话不紧不慢,大家叫他老李。建厂初期,条件简陋,一间临设,办公寢室对半开,人多时,我与老李住到靠沪杭路的厂校,同室还有钱宗杰老师。
老李大编辑、大作家,他在场,总传出笑声,吃枇杷罐头,他吟诗:“日啖‘枇杷’三百颗,不辞长作金山人。”
说起楹联,老李提醒,不要小觑这门学问,想研究撰写楹联,不能没有骈文与律诗的功底,不能没有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他借山水联、园林联,说楹联是骈文和律诗的浓缩,用彼此对仗的最短句式,把具有的内容尽可能包括进去。
他举例山水联。如千山联:“水界辽河,山通华表,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千峰拔地,万笏朝天,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龙门联:“东龙门,西夔门,行地喜安澜,历数胜游,疏凿千年怀禹迹;左晋岭,右秦岭,极天撑峭壁,中分两界,别开一线走河流。”雁门关联:“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老李在一起,受益多多!
他说园林联,中国园林分帝王园林和私人花园,帝王园林联,作者多为帝王、重臣,联文气度恢宏,庄严肃穆,如承德避暑山庄联:“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簌吟。”私人花园联,作者多为园主和友人,联文多诗情画意,飘逸安闲,与小巧别致的园林格调相谐配。老李江苏泰兴人,说苏州、扬州的园林联最具这一特色。
1978年,李楚城回到上海作协和少儿出版社。
几度寒暑,1986年秋,老李约我一叙。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见到了分别8年的老李,他依旧神清气爽,目光炯烔,妙语如珠。我恭喜他新作频频,期待读他更多佳作。老李嘱我留意将出版的楹联辞书,送我大陆最早版《笑傲江湖》。
老李离开11年了。
人生旅途,有些相遇短暂,却留下永远印记。
家人、同事知我喜好楹联,亦常常留意。
原单位外地业务较多,同事走南闯北。一次做海南项目,看到琼山雷琼道署大堂联:“定安全之策,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传邮件给我。此联暗藏全府13州县名:琼山、澄迈、定安、文昌、儋(州)、昌化、会同、乐会、临高、万(州)、陵水、崖(州)、感恩。
此类廨宇联,过去题于各部、司官署和地方衙舍,也用于会馆、试院、戏台。如翰林院联:“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宇职司勤。”
到合肥接洽业务,看到包公祠联:“忠贤将相,道德名家。”“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又摘抄转我。
儿子读书时,母子暑期旅游,在庐山九江海会寺,摘记明·余昂题海会寺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教师节,老伴到北京,摘记清·郑燮题北京白云观联:“咬定一两句书,终身得益;栽成六七竿竹,四壁皆清。”此类寺观联,多与参禅、悟道、救世、离尘等教义有关。
细品楹联,光年流转,浩如瀚海,不可磨灭。